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 76 2018年 76 2014年 73
2013年 79 2007年 75 2006年 95
1995年 93 1987年 91 1982年 101
明朝 87 元朝 宋朝 72
北宋 100

起源

尹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最早可追溯至远古时期。宋版《百家姓》中,尹姓排在第100位,占中国总人口的0.26%。

在以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国姓氏中,尹姓居第91位,约有228万人。以山东、安徽、湖南、四川(含重庆)等省居多。山东为尹姓第一大省,约占尹姓总人口的12%。

尹姓起源复杂,可以概括如下:

源流一:源于少昊,殷封尹城。

据唐代张九龄所撰谱牒《姓源韵谱》记载:“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后因氏焉”。少昊是远古时期羲和部落的后裔、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子殷执掌工正,被封于尹城,后代子孙因此为氏。

唐代另一本谱学著作《元和姓纂》记载:“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因氏焉”。少昊氏曾以“玄鸟”为图腾,这支起源也可理解为是以图腾立姓。

源流二:源于西周作册尹佚,官尹始祖。

尹佚,也称史佚,《清华简》记为“作册逸”,他曾经受命观察天文、制订历法并且记录周王的言行和天下大事。尹佚之后,“作册尹”成为西周沿袭商朝所设的官僚机构,属于王宫内廷史官,负责为周天子起草文书,主持策命诸侯及卿大夫,兼任神职。在西周后期,作册尹通常称为“内史”,内史归属于太史寮,尹氏是太史寮的长官。西周灭亡后,跟随周平王东迁的尹氏获得了封邑,称“尹邑”(河南宜阳县),属周王朝的畿内国。公元前516年,尹国兵败灭亡,国人遂以“尹”为姓氏。

源流三:出自兮甲,以官为氏。

据《风俗通义》所载:兮甲,字伯吉甫,伯为长子,是周宣王的中兴大臣,周宣王在位期间,西北少数民族猃狁入侵,兮甲受命北伐,打败猃狁并反攻至太原,后来他又奉王命向淮夷征收赋税,由于兮甲的赫赫战功,文武兼备,周宣王封他为“师尹”,故世人称兮伯吉甫为“尹吉甫”。相传尹吉甫晚年被流放至房陵(湖北房县),死后葬于房县青峰山,其后代以尹为氏,现今存世的文物“兮甲盘”亦描述了兮伯吉父的功绩。

源流四:出自少数民族汉化。

据《清朝通志·氏族略》记载,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叶古禄特氏、音斋氏有的汉化尹姓;满族锡伯族章佳氏有汉化为尹氏者;今白族、苗族、壮族、朝鲜族等均有

尹姓发源于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秦汉时期,尹姓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东汉时有经学家尹敏,出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后人迁居河北,在隋唐时发展成宗族大户,故有河间郡。

两汉之际迁入江浙一带和贵州、广西等地,尹姓在贵州发展成大姓(龙、傅、尹、董四大姓)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天水、西州(今甘肃中部和西北部)一带尹姓成为当地大族,前秦、后凉、后秦等国均有尹姓任职,故有天水郡。

隋唐时,尹姓已遍布全国,冀州河间郡亦成为尹姓郡望。唐朝末年,尹京受朝廷委派,驻守衡山,封衡山伯,尹姓遂分布于湖南境内。

宋朝靖康之难,尹氏因为护驾南下有功,被封为东莞县令,促使尹氏族群移居东莞,香港尹氏多数源自这支分流。宋朝末年,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铁骑的烽烟,北方士族纷纷往南迁徙,尹氏族人也在此时往江西、浙江、江苏等地迁徙。

宋末元初和元末明初,尹氏由山东、山西迁徙到安徽、江西等地,此后又继续迁往湖南、湖北等省。

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湖南、湖北尹氏又大批迁移四川、重庆等地。另有山东尹氏官员带领大批同姓官兵到北京抗击清兵,溃败后部分保留姓氏留下。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尹氏族人由山西大槐树、江西瓦窑屑等地徙于河南、河北、天津等因战乱而人口锐减的地区。

清代,有尹姓渡海入台,进而入居海外者。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境内),西晋移到今天水市所在地。北魏时相当于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此支尹氏为晋时尹纬之族所在。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平帝时相当于今河北献县、交河、武强等一部分地。其后或为国,或为郡。此支尹氏,为东汉尹敏的后裔所开基。

天水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燕喜堂:取自《诗经·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清风堂:“吉甫作诗,穆如清风”典故。

敦伦堂(灯笼堂):《孟子·滕文公上》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敦谓厚道,伦谓伦常,即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要亲善和睦。合淮尹氏以此为堂,体现儒学传统也!又曰灯笼,取自宅邸门前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威武的狮子两边开,忠厚家风之谐音也。

和靖堂:宋时尹焞是程颐的学生,终生不应科举,赐号“和靖居士”。

一经堂:宋绍兴二年(1132),岳飞自南昌过吉安到茶陵,茶陵富民尹彦德以酒肉迎师,彦德言家粟不乏,颜给军饷五日,留岳飞三日,离去时,岳飞语彦德,尔财有余而学不足,当以一经教子孙,光大其门。彦德拜而受赐,而辟堂以供子孙挟筴游息之所,堂名之曰:一经堂,盖取忠烈一经教子孙之义也。

文和堂:出自明尹直事典。尹直,成化年间担任兵部尚书。卒后,谥文和,后人遂以谥号为堂号。

忠孝堂:意忠孝之名为堂号。

一、yǐn

现行较当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鸡泽,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彝、白、黎、壮、满、回、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少昊之子封於尹城,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於尹。”以邑为氏。或称:尹城在今河南新安县东南,周为畿内国。

2、《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云:“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望出天水、河间。”战国时有尹文;汉代有尹更始,汝南人;隋代有尹正卿;清代有尹会人。

二、

尹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9%。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尹姓,三省尹姓约占全国汉族尹姓人口40%。

尹姓起源:

1、相传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官名,司百工之事),封于尹城(故城在今河南新安东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源》。

2、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见《风俗通》。周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师尹为天子丞相。周宣王时尹吉甫为天子丞相,东迁后,世掌其职,后代以尹为氏。

3、春秋时沈国公子逞奔楚,为楚令尹,其后以官为氏,见《姓考》。

4、汉时牂牁大姓尹氏。又,西羌人姓,见《宋书》。

5、明清时云南大理府浪穹县(今洱源县)凤羽乡与腾冲州(今腾冲县)库扛关巡检司土巡检、样备驿(今漾濞县)土驿丞均为尹姓,白族。今白族姓。

6、明清时云南大理府南甸州(今腾冲西南)罗卜思庄驿土驿丞为尹氏,傣族。

7、佤族厚格郎氏族,汉姓为尹。

8、满、蒙古、苗、彝、土家、壮、普米、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尹姓名人:

尹寿,古帝尧之师。

郡望:天水、河间。

历史名人

尹姓古代名人

尹佚西周,西周册尹、史官

尹吉甫西周,周宣王中兴大臣,曾作《诗经·大雅·崧高》、《诗经·大雅·江汉》等。

尹珍东汉,荆州刺史,西南汉文化教育的开拓者。

尹勋东汉,官至尚书令,曾上书为党锢解禁。

尹纬后秦,尚书仆射、长安令,谥曰忠成侯

尹夫人西凉,西凉国武昭王后,杰出的女政治家

尹思贞唐朝,官至工部尚书,以执法公正、清廉而著称

尹崇珂北宋,后周将领,参与了北宋平定荆湘、南汉的统一战争,终保信军节度使

尹继伦北宋,抗辽将领

尹洙北宋,散文家,有《河南先生集》传世

尹焞南宋,著有《论语解》、《和靖集》

尹玉南宋,随文天祥勤王赴援常州,战死于五牧。

尹凤明朝,嘉靖年间武举乡试第一、会试第一,连中三元

尹秉衡明朝,明朝武将

尹继善清朝,雍正、乾隆两朝名臣,谥“文端”

尹喜西周,天水人,周康王时尹喜為大夫。周昭王时為函谷关尹。著关尹子。

尹文齐国稷下名家学者,著有尹文子。

尹知章唐朝,国子博士,注解《管子》

尹志平金末元初,道教全真道掌门,师承丘处机。

尹会一清朝,乾隆时大臣

尹蕴1795-1850,越南阮朝人,阮朝名将

尹奎[1813-1878],(越南语:DoãnKhuê):越南阮朝人,

尹弩[1393-1439],(越南语:DoãnNỗ)(黎弩LêNỗ):越南后黎朝人

尹子思(越南语:DoãnTửTư):越南李朝人

尹姓近代名人

尹昌衡(1884—1953),1912年担任四川军政府都督,平定西藏叛乱

尹仲容(1903—1963),曾任国民党政府经济部长、台湾银行董事长,是50年代稳定台湾经济的关键人物,被誉为“台湾经济之父”。

尹林平(1908—1984),曾任中共广东东江纵队政委,广东人民抗日斗争领导人之一

尹桂芳(1919—2000),越剧表演艺术家

郡望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境内),西晋移到今天水市所在地。北魏时相当于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此支尹氏为晋时尹纬之族所在。

河间郡:亦称河间府。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平帝时相当于今河北献县、交河、武强等一部分地。其后或为国,或为郡。此支尹氏,为东汉尹敏的后裔所开基。

天水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燕喜堂:取自《诗经·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清风堂:“吉甫作诗,穆如清风”典故。

敦伦堂(灯笼堂):《孟子·滕文公上》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敦谓厚道,伦谓伦常,即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要亲善和睦。合淮尹氏以此为堂,体现儒学传统也!又曰灯笼,取自宅邸门前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威武的狮子两边开,忠厚家风之谐音也。

和靖堂:宋时尹焞是程颐的学生,终生不应科举,赐号“和靖居士”。

一经堂:宋绍兴二年(1132),岳飞自南昌过吉安到茶陵,茶陵富民尹彦德以酒肉迎师,彦德言家粟不乏,颜给军饷五日,留岳飞三日,离去时,岳飞语彦德,尔财有余而学不足,当以一经教子孙,光大其门。彦德拜而受赐,而辟堂以供子孙挟筴游息之所,堂名之曰:一经堂,盖取忠烈一经教子孙之义也。

文和堂:出自明尹直事典。尹直,成化年间担任兵部尚书。卒后,谥文和,后人遂以谥号为堂号。

忠孝堂:意忠孝之名为堂号。

一、yǐn

现行较当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鸡泽,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彝、白、黎、壮、满、回、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少昊之子封於尹城,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於尹。”以邑为氏。或称:尹城在今河南新安县东南,周为畿内国。

2、《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云:“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望出天水、河间。”战国时有尹文;汉代有尹更始,汝南人;隋代有尹正卿;清代有尹会人。

二、

尹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9%。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尹姓,三省尹姓约占全国汉族尹姓人口40%。

尹姓起源:

1、相传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官名,司百工之事),封于尹城(故城在今河南新安东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源》。

2、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见《风俗通》。周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师尹为天子丞相。周宣王时尹吉甫为天子丞相,东迁后,世掌其职,后代以尹为氏。

3、春秋时沈国公子逞奔楚,为楚令尹,其后以官为氏,见《姓考》。

4、汉时牂牁大姓尹氏。又,西羌人姓,见《宋书》。

5、明清时云南大理府浪穹县(今洱源县)凤羽乡与腾冲州(今腾冲县)库扛关巡检司土巡检、样备驿(今漾濞县)土驿丞均为尹姓,白族。今白族姓。

6、明清时云南大理府南甸州(今腾冲西南)罗卜思庄驿土驿丞为尹氏,傣族。

7、佤族厚格郎氏族,汉姓为尹。

8、满、蒙古、苗、彝、土家、壮、普米、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尹姓名人:

尹寿,古帝尧之师。

郡望:天水、河间。

姓氏源流

一、yǐn

现行较当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鸡泽,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彝、白、黎、壮、满、回、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少昊之子封於尹城,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於尹。”以邑为氏。或称:尹城在今河南新安县东南,周为畿内国。

2、《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云:“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望出天水、河间。”战国时有尹文;汉代有尹更始,汝南人;隋代有尹正卿;清代有尹会人。

二、

尹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9%。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尹姓,三省尹姓约占全国汉族尹姓人口40%。

尹姓起源:

1、相传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官名,司百工之事),封于尹城(故城在今河南新安东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源》。

2、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见《风俗通》。周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师尹为天子丞相。周宣王时尹吉甫为天子丞相,东迁后,世掌其职,后代以尹为氏。

3、春秋时沈国公子逞奔楚,为楚令尹,其后以官为氏,见《姓考》。

4、汉时牂牁大姓尹氏。又,西羌人姓,见《宋书》。

5、明清时云南大理府浪穹县(今洱源县)凤羽乡与腾冲州(今腾冲县)库扛关巡检司土巡检、样备驿(今漾濞县)土驿丞均为尹姓,白族。今白族姓。

6、明清时云南大理府南甸州(今腾冲西南)罗卜思庄驿土驿丞为尹氏,傣族。

7、佤族厚格郎氏族,汉姓为尹。

8、满、蒙古、苗、彝、土家、壮、普米、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尹姓名人:

尹寿,古帝尧之师。

郡望:天水、河间。

堂号

天水堂:以望立堂。

河间堂:以望立堂。

燕喜堂:取自《诗经·小雅·六月》:“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清风堂:“吉甫作诗,穆如清风”典故。

敦伦堂(灯笼堂):《孟子·滕文公上》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敦谓厚道,伦谓伦常,即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要亲善和睦。合淮尹氏以此为堂,体现儒学传统也!又曰灯笼,取自宅邸门前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威武的狮子两边开,忠厚家风之谐音也。

和靖堂:宋时尹焞是程颐的学生,终生不应科举,赐号“和靖居士”。

一经堂:宋绍兴二年(1132),岳飞自南昌过吉安到茶陵,茶陵富民尹彦德以酒肉迎师,彦德言家粟不乏,颜给军饷五日,留岳飞三日,离去时,岳飞语彦德,尔财有余而学不足,当以一经教子孙,光大其门。彦德拜而受赐,而辟堂以供子孙挟筴游息之所,堂名之曰:一经堂,盖取忠烈一经教子孙之义也。

文和堂:出自明尹直事典。尹直,成化年间担任兵部尚书。卒后,谥文和,后人遂以谥号为堂号。

忠孝堂:意忠孝之名为堂号。

一、yǐn

现行较当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尚义、鸡泽,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彝、白、黎、壮、满、回、土家、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少昊之子封於尹城,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於尹。”以邑为氏。或称:尹城在今河南新安县东南,周为畿内国。

2、《姓氏考略》注引《风俗通》云:“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望出天水、河间。”战国时有尹文;汉代有尹更始,汝南人;隋代有尹正卿;清代有尹会人。

二、

尹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9%。为中国人口最多一百个姓之一。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尹姓,三省尹姓约占全国汉族尹姓人口40%。

尹姓起源:

1、相传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官名,司百工之事),封于尹城(故城在今河南新安东南),其后因以为氏,见《姓源》。

2、师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见《风俗通》。周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师尹为天子丞相。周宣王时尹吉甫为天子丞相,东迁后,世掌其职,后代以尹为氏。

3、春秋时沈国公子逞奔楚,为楚令尹,其后以官为氏,见《姓考》。

4、汉时牂牁大姓尹氏。又,西羌人姓,见《宋书》。

5、明清时云南大理府浪穹县(今洱源县)凤羽乡与腾冲州(今腾冲县)库扛关巡检司土巡检、样备驿(今漾濞县)土驿丞均为尹姓,白族。今白族姓。

6、明清时云南大理府南甸州(今腾冲西南)罗卜思庄驿土驿丞为尹氏,傣族。

7、佤族厚格郎氏族,汉姓为尹。

8、满、蒙古、苗、彝、土家、壮、普米、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尹姓名人:

尹寿,古帝尧之师。

郡望:天水、河间。

尹姓男孩取名

尹洪迅尹关言尹信墨尹盛迅尹伟恒尹礼荣尹杰凯尹航泽尹培踊尹良颖尹嘉锋尹晓柱尹远辉尹富仁尹博兴尹振烨尹震奎尹俊凡尹伊维尹博瑞尹巍程尹奇梁尹邦园尹溪赫尹东艺尹乐明尹弘庆尹浙蓄

尹杰公:杰:杰字男孩名,寓意卓越不凡,才华出众,前程似锦。 公:公字用作男孩名字,寓意光明磊落、公正无私,象征着男孩有担当、有责任感,能够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尹瑞运:瑞:瑞字寓意着福泽深厚、祥瑞相伴,寓意男孩吉祥如意、安康成长。 运:运字用在男孩起名,寓意如龙得云,一帆风顺,鸿运当头。

尹家清:家:家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温馨和谐,充满爱与关怀,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清:清字寓意着纯洁无瑕、高尚、品德清正的男孩,展现出男孩清新自然、光明磊落的品质。

尹品俊:品:品字起名寓意男孩有品质、品德、才华出众,如艺术品般精雕细琢,引人注目。 俊:俊字男孩名,寓意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前程似锦。

尹培祺:培:培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为深厚、稳健、有担当,如大地般给予孩子成长的力量。 祺:祺字男孩名,寓意吉祥如意,未来前程似锦。

尹姓女孩取名

尹傲秋尹艺梦尹圣奇尹芝文尹茵琳尹九奚尹音苓尹洁婉尹如雨尹慕蕊尹雅茜尹佳舜尹佳梅尹琬云尹依奕尹如玉尹娅兰尹欣歆尹春惠尹傲欣尹雨芹尹美荷尹青书尹艾茜尹山晁尹菲瑶尹若枫尹佩秀

尹香华:香:香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温婉如花,清香四溢,美好如诗。 华:华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花般美丽,如华彩般绚烂。

尹怡娜:怡:怡字女孩起名,寓意快乐惬意,生活美满,和谐温馨。 娜:娜字用于女孩起名,寓意温婉娴熟、优雅大方,散发着迷人的气质。

尹夏筱:夏:夏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阳光般温暖明媚,充满生机与活力。 筱:筱字用于女孩起名,寓意着温婉娴熟、清雅秀气、淡雅脱俗。

尹芝晴:芝:芝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仙芝玉叶,清雅秀美,健康幸福。 晴:晴字女孩起名,寓意明媚开朗,阳光向上,生活美好。

尹一红:一:一字女孩名字,寓意独特简约,如珍珠落入碧波中,蕴含温润典雅之气。 红:红字女孩名字,寓意如火如荼,热情奔放,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和无限可能。

起名神器测名神器

更懂年轻父母的起名助手,一次获取100个甄选好名字。

姓尹的诗人

尹鹗:尹鹗(约公元896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成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事前蜀后主王衍,为翰林校书。累官至参卿。花间集称尹参卿,性滑稽,工诗词,与李珣友善,作风与柳永相近,今存十七首。词存《花间集》、《尊前集》中。今有王国维辑《尹参卿词》一卷。

尹式:尹式(暂且不知~604)隋代河间(现属河北)人。博学能诗,少有令问。仁寿中,任汉王杨谅记室,王甚重之。仁寿四年(604),文帝死,杨谅起兵反对杨广失败,尹式自杀。其族人正卿、彦卿俱有俊才,名显于世。尹式原有文集,已失传,今存诗二首。

尹洙:尹洙(1001~1047年),字师鲁,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散文家。天圣二年,考中进士,授正平主簿,迁河南户曹,选为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交好范仲淹,累贬经略判官。后期,迁右司谏、渭州知州、兼领泾原路经略公事,因事再贬均州酒税。庆历七年,去世,私谥河南先生。提倡古文运动,著有《河南先生文集》、《五代春秋》等传于世。

尹焕:[约公元一二三一年前后在世]字惟晓,山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绍定中前后在世。嘉定十年(公元一二一七年)进士。自几漕除右司郎官。与吴文英唱和。当未第时,游苕溪恋一妓女。十年再往,则已为人所据,且已生子,而犹挂名籍中。于是假郡将命召之,久而始来,颜色瘁赧,相对若不胜情。焕作唐多令赠之,为时盛传。焕的著作,有梅津集,《绝妙好词笺》其词多酸苦之辞。

尹璞:与懿宗时宰相杨收同时,余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

尹志平:尹志平,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人物之一,其原型是金末及元代著名道士尹志平。

尹辅:尹辅,太祖开宝六年(九七三)官登仕郎、试大理司直,知登封县(《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四)。

尹恕:尹恕,安成(今江西安福)人。官行人(清同治《武宁县志》卷三七)。

尹穑:兖州人,侨居玉山,字少稷。高宗绍兴末与陆游同为枢密院编修官。博学有文,赐进士出身。历监察御史、右正言、殿中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力主和议,金人来攻时,劾罪不肯撤兵割地之官员,牵及凡二十余人。后为言者劾罢。

尹栋:尹栋,号竹坡,遂昌(今属浙江)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为绍兴府幕官(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

尹棐: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尹懋:尹懋,河间人。为张说岳州从事,官补阙。

尹词客: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尹公远:尹公远,宋代词人,代表作品:尉迟杯。

尹廷高: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遂昌人。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尹济翁:《尹济翁》是宋代尹济翁写的一首词。

尹应许:尹应许,宋遗民(清乾隆《淮安府志》卷三○)。今录诗二首。

尹耕:(1513—?)明蔚州卫人,字子莘。嘉靖十一年进士。性嗜酒,好谈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边臣玩忽,武备废弛,作《塞语》十一篇,申明边防虏势之要害。严嵩见而才之。起知州,数月中迁兵部员外郎,出为河间知府,大修武备。旋擢河南兵备佥事,被劾下狱,戍辽左。有《朔野集》。

尹伸:明叙州府宜宾人,字子求。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承天推官。天启中,以贵州威清道辅王三善,讨安邦彦。三善败死后,伸守普安有功。崇祯时历河南右布政使,罢归家居。张献忠军破叙州时被杀。

尹文敬:尹文敬,1902年出生,四川乐山人。号伯瑞(见1934-1936〈国闻周报〉,撰有〈白银出口问题国有政策〉等文)。1924年北平大学毕业。1929年又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获经济学博士。

尹丽川:尹丽川,1973年出生于重庆市,中国内地女作家、导演、编剧,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法国ESEC电影学校。

尹会一:(1691—1748)清直隶博野人,字元孚,学者据所居堂名,称健馀先生。雍正二年进士,授主事,官至吏部侍郎。家居设义仓、义田、义学。推崇颜元之学,而仍宗主程朱。有《君鉴》、《臣鉴》、《士鉴》、《健馀先生文集》等。

尹继善:(1695—1771)清满洲镶黄旗人,章佳氏,字元长,晚号望山。尹泰子。雍正元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协理河务,参赞军务。曾任云贵、川陕、两江等地总督。

尹耕云:(?—1877)清江苏桃源人,字瞻甫,号杏农。道光三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官至河陕汝道。为御史时,屡陈时政,为镇压太平军及捻军献策。英、法联军犯天津,力主决战。有《心白日斋集》等。

尹台:(1506—1579)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号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所奖拔多为名士。旋还任修撰,专理诰敕。忤仇鸾,几得罪,会鸾先被杀,乃已。严嵩欲结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为南京祭酒,将行,劝嵩勿害杨继盛。历官为南京礼部尚书。留意理学,其学不傍门户,能密自体验。有《洞农堂集》。

尹守衡:尹守衡,字用平。东莞人。明神宗万历十年(一五八二)举人,署清溪教谕,官至赵府审理。辞归。有《史窃》、《懒庵集》。年八十三卒。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有传。

尹琦:尹琦,字昆献,号瑞云。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一六一一)贡生。事见清罗嘉蓉《宝安诗正续集》卷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中国姓氏庞杂繁多,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

百家姓

热门百家姓搜索

学习工具起名工具民俗文化休闲娱乐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