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 341 2018年 2014年
2013年 337 2007年 2006年 329
1995年 343 1987年 294 1982年 398
明朝 元朝 宋朝
北宋 264

起源

薄姓主要源自:姜姓、子姓。

1、出自薄姑氏,蒲姑氏是商朝时的诸侯贵族,因其封地封于薄姑,遂以地名为氏,称薄姑氏,后简化为单姓薄。[2-3]

2、出自姜姓,以国名为氏。上古时有薄国(在山东省曹县东南,又称毫),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称薄姓。

3、出自子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被封于薄城(今河南省商丘北一带),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命姓,称薄姓。

3、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代北地区乌桓部有复姓薄奚氏 部落,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姓薄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北魏孝文 在太和十九~二十年(西元495~496年)迁入洛阳时,薄奚氏部落随之入居中原。在北魏孝文强制推行文化上汉化改革的过程中,薄奚氏改为汉字姓薄氏,世代相传至今。

4、古羌人的姓氏中也有薄姓。出自汉朝末期羌人奚薄氏部落,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汉朝后期,古羌人中有奚薄氏部落,在三国时期被称为蜀郡徼外羌、或北羌,原居西北地区甘、陕之间,后居于今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北部地区,后逐渐汉化,改为汉字单姓薄氏。

5、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俄罗斯学者史洛克格罗夫(史禄国,S.M.Shirokogoroff)发表的《满族的社会组织·部族姓氏·满语为表》中,记载了一支老满洲部族波勒氏,满语拼音为Bere mongu,汉字义“弓”,世居 黑龙江北岸和东岸一带。该氏族人数不多,有四个小分支,在清朝中叶以后多改汉姓为薄氏。

先秦时期,薄姓在今河南商丘与安徽亳州一带分布。战国中后期,薄姓子孙因避难等原因,有一支徙居今江浙一带。

三国时期,薄姓的一分支徙居于今山西北中部一带。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薄姓除繁盛于谯郡与雁门郡外,还播迁到了北方之山东、河北、河南、陕西以及南方之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

宋、元时期,薄姓在西北之甘肃、宁夏、内蒙以及南方之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分布。

明朝初期,山西薄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地。明朝中叶以后,薄姓于西南之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华南之广东等地均有所见。

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渐有山东等地之薄姓伴随闯关东之风潮入迁于东北三省者。清咸丰六年以后,亦有山西北中部之薄姓走西口,迁于今河套地区谋生。

二十世纪中期,跟随国民党去台湾的薄姓人口,也已在台湾落户成家。

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雁门郡,秦、汉沿之。相当于今山西省代县一带。

谯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亳州)。相当于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地区。

格物堂:“格”的意思是能穷致事物之理。源自明朝薄钰发明了炮、千里镜、小车、火铳、地雷、弓弩等,著有《格物测地论》。后代以他的书名前二字作为堂号。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平邑、龙口、鱼台,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南康,广西之荔浦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州、薄、甘、戏、露、怡,……皆姜姓也。”炎帝苗胄。

2、《姓氏考略》注云:“薄城,宋大夫食邑。(见《左传·杜注》),后以为氏。”薄城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北。此以邑为氏。

3、《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万姓统谱》云:“商诸侯薄姑氏之后。”

4、或出自古羌族。《姓氏考略》据《东观汉记》、《晋书》注云:“蜀郡徼外羌及北羌均有薄氏。”

5、为薄奚氏所改。《魏书·官氏志》载:“薄奚氏改为薄氏。”

二、bá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辽宁之昌图、云南之马关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按:薄,一音bó,亦为现行姓氏。不罕见。薄之bó、báo当为一姓,因所居区域不同,方音有别,遂分为bó、báo二族。)

三、

薄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5%。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薄姓人口54%。

薄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之裔有薄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北与山东曹县接界处)。以国为氏。

2、系自子姓。宋大夫食采于薄城,原薄国之地,子孙因以为氏。

3、周时卫国贤人薄疑之后。

4、商时诸侯薄姑氏之后。亦见《姓苑》。

5、蜀郡徼外羌、北羌均有薄氏,见《东观汉记》、《晋书》。

6、北魏时改代北薄奚氏为薄氏。

薄姓名人:

薄昭,汉时轵侯,汉高帝薄太后弟。

郡望:谯郡、雁门。

历史名人

薄姓古代名人

薄姬汉朝(?―公元前155年),吴郡吴县人,汉高祖刘邦的嫔妃、汉文帝刘恒的生母。

薄绍之南朝,生卒年不详。宋,丹阳人,字敬叔。官至给事中。善书,风格秀异。尤工行、草,行草倜傥,时越羊欣。

薄珏明代,兵器制作专家。著有《浑天仪图说》、《格物测地论》等。

薄姓近代名人

薄仁山清朝,字怡园,又字彝元,山东武定府利津县薄家庄人,同治六年(1867)丁卯科顺天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己酉科大挑一等,江苏即用知县。

郡望

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雁门郡,秦、汉沿之。相当于今山西省代县一带。

谯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亳州)。相当于今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地区。

格物堂:“格”的意思是能穷致事物之理。源自明朝薄钰发明了炮、千里镜、小车、火铳、地雷、弓弩等,著有《格物测地论》。后代以他的书名前二字作为堂号。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平邑、龙口、鱼台,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南康,广西之荔浦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州、薄、甘、戏、露、怡,……皆姜姓也。”炎帝苗胄。

2、《姓氏考略》注云:“薄城,宋大夫食邑。(见《左传·杜注》),后以为氏。”薄城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北。此以邑为氏。

3、《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万姓统谱》云:“商诸侯薄姑氏之后。”

4、或出自古羌族。《姓氏考略》据《东观汉记》、《晋书》注云:“蜀郡徼外羌及北羌均有薄氏。”

5、为薄奚氏所改。《魏书·官氏志》载:“薄奚氏改为薄氏。”

二、bá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辽宁之昌图、云南之马关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按:薄,一音bó,亦为现行姓氏。不罕见。薄之bó、báo当为一姓,因所居区域不同,方音有别,遂分为bó、báo二族。)

三、

薄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5%。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薄姓人口54%。

薄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之裔有薄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北与山东曹县接界处)。以国为氏。

2、系自子姓。宋大夫食采于薄城,原薄国之地,子孙因以为氏。

3、周时卫国贤人薄疑之后。

4、商时诸侯薄姑氏之后。亦见《姓苑》。

5、蜀郡徼外羌、北羌均有薄氏,见《东观汉记》、《晋书》。

6、北魏时改代北薄奚氏为薄氏。

薄姓名人:

薄昭,汉时轵侯,汉高帝薄太后弟。

郡望:谯郡、雁门。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平邑、龙口、鱼台,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南康,广西之荔浦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州、薄、甘、戏、露、怡,……皆姜姓也。”炎帝苗胄。

2、《姓氏考略》注云:“薄城,宋大夫食邑。(见《左传·杜注》),后以为氏。”薄城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北。此以邑为氏。

3、《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万姓统谱》云:“商诸侯薄姑氏之后。”

4、或出自古羌族。《姓氏考略》据《东观汉记》、《晋书》注云:“蜀郡徼外羌及北羌均有薄氏。”

5、为薄奚氏所改。《魏书·官氏志》载:“薄奚氏改为薄氏。”

二、bá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辽宁之昌图、云南之马关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按:薄,一音bó,亦为现行姓氏。不罕见。薄之bó、báo当为一姓,因所居区域不同,方音有别,遂分为bó、báo二族。)

三、

薄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5%。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薄姓人口54%。

薄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之裔有薄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北与山东曹县接界处)。以国为氏。

2、系自子姓。宋大夫食采于薄城,原薄国之地,子孙因以为氏。

3、周时卫国贤人薄疑之后。

4、商时诸侯薄姑氏之后。亦见《姓苑》。

5、蜀郡徼外羌、北羌均有薄氏,见《东观汉记》、《晋书》。

6、北魏时改代北薄奚氏为薄氏。

薄姓名人:

薄昭,汉时轵侯,汉高帝薄太后弟。

郡望:谯郡、雁门。

堂号

格物堂:“格”的意思是能穷致事物之理。源自明朝薄钰发明了炮、千里镜、小车、火铳、地雷、弓弩等,著有《格物测地论》。后代以他的书名前二字作为堂号。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黄骅,山东之平邑、龙口、鱼台,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南康,广西之荔浦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入声部。其源不一:

1、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州、薄、甘、戏、露、怡,……皆姜姓也。”炎帝苗胄。

2、《姓氏考略》注云:“薄城,宋大夫食邑。(见《左传·杜注》),后以为氏。”薄城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北。此以邑为氏。

3、《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万姓统谱》云:“商诸侯薄姑氏之后。”

4、或出自古羌族。《姓氏考略》据《东观汉记》、《晋书》注云:“蜀郡徼外羌及北羌均有薄氏。”

5、为薄奚氏所改。《魏书·官氏志》载:“薄奚氏改为薄氏。”

二、báo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内蒙古之乌海、辽宁之昌图、云南之马关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按:薄,一音bó,亦为现行姓氏。不罕见。薄之bó、báo当为一姓,因所居区域不同,方音有别,遂分为bó、báo二族。)

三、

薄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5%。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薄姓人口54%。

薄姓起源:

1、系自姜姓。炎帝之裔有薄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北与山东曹县接界处)。以国为氏。

2、系自子姓。宋大夫食采于薄城,原薄国之地,子孙因以为氏。

3、周时卫国贤人薄疑之后。

4、商时诸侯薄姑氏之后。亦见《姓苑》。

5、蜀郡徼外羌、北羌均有薄氏,见《东观汉记》、《晋书》。

6、北魏时改代北薄奚氏为薄氏。

薄姓名人:

薄昭,汉时轵侯,汉高帝薄太后弟。

郡望:谯郡、雁门。

薄姓男孩取名

薄洪迅薄关言薄信墨薄盛迅薄伟恒薄礼荣薄杰凯薄航泽薄培踊薄良颖薄嘉锋薄晓柱薄远辉薄富仁薄博兴薄振烨薄震奎薄俊凡薄伊维薄博瑞薄巍程薄奇梁薄邦园薄溪赫薄东艺薄乐明薄弘庆薄浙蓄

薄杰公:杰:杰字男孩名,寓意卓越不凡,才华出众,前程似锦。 公:公字用作男孩名字,寓意光明磊落、公正无私,象征着男孩有担当、有责任感,能够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薄瑞运:瑞:瑞字寓意着福泽深厚、祥瑞相伴,寓意男孩吉祥如意、安康成长。 运:运字用在男孩起名,寓意如龙得云,一帆风顺,鸿运当头。

薄家清:家:家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温馨和谐,充满爱与关怀,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清:清字寓意着纯洁无瑕、高尚、品德清正的男孩,展现出男孩清新自然、光明磊落的品质。

薄品俊:品:品字起名寓意男孩有品质、品德、才华出众,如艺术品般精雕细琢,引人注目。 俊:俊字男孩名,寓意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前程似锦。

薄培祺:培:培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为深厚、稳健、有担当,如大地般给予孩子成长的力量。 祺:祺字男孩名,寓意吉祥如意,未来前程似锦。

薄姓女孩取名

薄傲秋薄艺梦薄圣奇薄芝文薄茵琳薄九奚薄音苓薄洁婉薄如雨薄慕蕊薄雅茜薄佳舜薄佳梅薄琬云薄依奕薄如玉薄娅兰薄欣歆薄春惠薄傲欣薄雨芹薄美荷薄青书薄艾茜薄山晁薄菲瑶薄若枫薄佩秀

薄香华:香:香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温婉如花,清香四溢,美好如诗。 华:华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花般美丽,如华彩般绚烂。

薄怡娜:怡:怡字女孩起名,寓意快乐惬意,生活美满,和谐温馨。 娜:娜字用于女孩起名,寓意温婉娴熟、优雅大方,散发着迷人的气质。

薄夏筱:夏:夏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阳光般温暖明媚,充满生机与活力。 筱:筱字用于女孩起名,寓意着温婉娴熟、清雅秀气、淡雅脱俗。

薄芝晴:芝:芝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仙芝玉叶,清雅秀美,健康幸福。 晴:晴字女孩起名,寓意明媚开朗,阳光向上,生活美好。

薄一红:一:一字女孩名字,寓意独特简约,如珍珠落入碧波中,蕴含温润典雅之气。 红:红字女孩名字,寓意如火如荼,热情奔放,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和无限可能。

起名神器测名神器

更懂年轻父母的起名助手,一次获取100个甄选好名字。

姓薄的诗人

薄少君:(公元1596年前后在世)字西真,太仓(今属江苏省)人。通诗书,能琴,又好梵筴,不食鱼腥。嫁秀才沈承。承字君烈,少负隽才,工诗赋,古文奇奥峭拔,森然有芒,于天启四年甲子(1624)孟冬病痢而弃。时少君妊七月,作诗百首哭之,阅百日而产一男。逾年,值承忌日,少君奠酒,一恸而绝。著有《嫠泣集》一卷,《明史艺文志》)盛传于世。其子为张溥收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中国姓氏庞杂繁多,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

百家姓

热门百家姓搜索

学习工具起名工具民俗文化休闲娱乐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