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 106 2018年 2014年
2013年 116 2007年 2006年 128
1995年 129 1987年 121 1982年 139
明朝 元朝 宋朝
北宋 89

起源

伍姓主要源自:芈姓、姬姓、姜姓。

伍姓起源始祖

起源源流

1、源于芈姓,出自远古黄帝的臣子伍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黄帝为部落首领时,有大臣名伍胥。伍胥就是楚国望族的伍氏始祖,伍氏家族传至春秋时候,楚庄王有个谋臣叫伍参,传说便是伍胥的后裔。此后,伍参的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名字为姓氏,其后裔世代称伍氏至今,史称伍氏正宗。

伍姓渊源

2、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官称小司徒,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司徒,是上古时期官名,主管教化民众和行政事务。在夏、商、周王朝时期都设有“司徒”之官,辅佐君主操持行政事务。春秋时期,诸侯列国也多设有“司徒”职位,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命氏的,就称作司徒氏。

3、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户甲制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西周初期,姜尚为齐国建立了户甲管理制度,将五户人家编在一起,称作“轨”,五户连保称伍,由轨长管理,轨长在民间俗称“伍伯”。在轨长、伍伯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伍氏。

4、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军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周朝,军队编制中设置有伍长,即五人编为一伍,由伍长统之作战。伍长的后裔子孙中,以先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伍氏。

5、源于改姓而来:

①回族改伍姓,出自元末明初西域撒马儿罕人伍儒,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洪武二年,伍儒奉诏迁居今南京城中的天津街,授职钦天监刻漏科博士。后裔世居江苏省南京市。

②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蒙古察哈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台本氏,源出喀尔喀蒙古,元朝时有冠汉姓为伍氏者;武尧氏、乌扎喇氏,世居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朝中叶多冠汉姓为伍氏。

③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满族温都氏部落,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清朝中叶多冠汉姓为伍氏。

④源于锡伯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锡伯族伍都氏,亦称温都氏,世居今黑龙江海林张广才岭及乌苏里江流域。

得姓始祖

伍胥。有学者认为伍姓是传自春秋末期的伍参,也有学者认为是是传自黄帝之臣伍胥。但伍氏后人多奉伍胥为伍姓的得姓始祖。

伍姓迁徙传播

先秦时期,伍姓活动主要在湖北一带。秦汉时期,伍姓越过长江向南进入湖南,形成著名的武陵伍氏。唐宋时期,伍姓向南和向西部继续迁徙,之后进入川黔地区,并向东南迁移,福建、浙江成为伍姓的重要聚集地。明清时期,中国南方各地都有了伍姓的足迹,尤以江西安福多伍姓。

宋朝时期,伍姓大约有3万多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4%,排在第二百位之后。当时东南地区是伍姓的重要聚集区。

明朝时期,伍姓大约近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排在第一百四十三位。江西为伍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伍姓人口的34%。全国伍姓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这两省集中了大约51%的伍姓人口;其次分布于广西、浙江、四川、福建、湖北、广东六省,又占伍姓总人口的42%。全国基本形成了以赣湘为中心,向南、东、西三方逐渐递减的伍姓分布状。

当代,伍姓人口有130多万人,为全国第一百二十八位姓氏,约占全国人口的0.11%。自宋朝至当代的1000余年中,伍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伍姓的第一大省为湖南,约占全国伍姓人口的24%。全国伍姓主要分布于湖南、广东、四川,这三省集中了伍姓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湖北、广西、安徽、江西,这四省又集中了伍姓人口的24%。全国形成了北起湖南,南接广东,西联四川的伍姓聚集分布带。

当代伍姓人口分布频率,在湖南、赣粤桂大部、海南、贵州东部、重庆南端、湖北南段、四川中南、云南西北,伍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约在0.27%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7%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1.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0%的伍姓人群;在广东东端、福建西部、江西东北、安徽西南、鄂渝川黔大部、广西西段、云南东北和西南、陕甘川交界地,伍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8-0.27%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1.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6%的伍姓人群。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秦昭襄王三十年,秦国蜀郡太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东筑程以守。

堂邑郡:春秋时为堂邑,晋代置郡。治所在堂邑(今江苏省六合县北)。

椒邑郡:春秋时,楚国灵王分封给大夫伍举作采邑,为今安徽全椒县襄河镇椒陵山一带。

安定堂:以望立堂。

武陵堂:以望立堂。

另外,还有孝友堂、明辅堂、敦睦堂、务本堂、恩远堂、肇基堂、忳取堂、树德堂、敦叙堂等。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崇仁,浙江之椒江,广东之新会、澄海,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陇川、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壮、白、傣、瑶、水、苗、土家、傈僳、布依、仡佬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玄女兵法》云:“黄帝臣有伍胥,当为五氏之始。”

2、郑樵注云:“芈姓。楚大夫伍参之后也。”“伍子胥奔吴,其子又为王孙氏”;“伍氏避仇改为五氏。”望出安定,武陵。汉代有伍被;明代有伍文定,兵部尚书。

二、

伍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1%。尤以湖南、广东、湖北3省多此姓,3省伍姓约占全国汉族伍姓人口64%。

伍姓起源:

1、相传黄帝臣有伍胥,见《玄女兵法》,当为伍姓之始。

2、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庄王嬖人伍参,以贤智升为大夫,其后有伍氏。

3、清云南普洱府思茅厅易武(在今猛腊境)土把总为伍氏,世袭。

4、壮、彝、土家、苗、满、蒙古、羌、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

伍姓名人:

伍举,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子,食邑于椒,故谓之椒举。

郡望:武陵、安定。

变化:后因避仇有改为五氏者。

历史名人

伍姓古代名人

伍胥

伍參

伍子胥春秋,吴国相国公

伍孚东汉末年,字德瑜見董卓殘暴,欲殺之,失敗,身亡

伍朝

伍乔

伍祐

伍森

伍鈍

伍福

伍秉鉴清朝,世界首富總資產高達2600萬兩黃金

伍儒

伍隆起

伍文定

伍遵契

伍廷芳清末民初,《中外新報》創刊人留英習法律,歷任香港立法局議員、司法總長、代國務總理、外交總長等

伍修权

伍员春秋,?-前664,湖北监利县率吴军大破楚国,营造姑苏城

伍姓近代名人

伍國基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副署長

伍家謙無綫電視體育新聞記者

伍绍祖中國國家體委前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前局長

伍晃榮前香港無綫電視資深體育新聞主播

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

武陵郡:即湖南省常德市。秦昭襄王三十年,秦国蜀郡太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东筑程以守。

堂邑郡:春秋时为堂邑,晋代置郡。治所在堂邑(今江苏省六合县北)。

椒邑郡:春秋时,楚国灵王分封给大夫伍举作采邑,为今安徽全椒县襄河镇椒陵山一带。

安定堂:以望立堂。

武陵堂:以望立堂。

另外,还有孝友堂、明辅堂、敦睦堂、务本堂、恩远堂、肇基堂、忳取堂、树德堂、敦叙堂等。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崇仁,浙江之椒江,广东之新会、澄海,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陇川、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壮、白、傣、瑶、水、苗、土家、傈僳、布依、仡佬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玄女兵法》云:“黄帝臣有伍胥,当为五氏之始。”

2、郑樵注云:“芈姓。楚大夫伍参之后也。”“伍子胥奔吴,其子又为王孙氏”;“伍氏避仇改为五氏。”望出安定,武陵。汉代有伍被;明代有伍文定,兵部尚书。

二、

伍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1%。尤以湖南、广东、湖北3省多此姓,3省伍姓约占全国汉族伍姓人口64%。

伍姓起源:

1、相传黄帝臣有伍胥,见《玄女兵法》,当为伍姓之始。

2、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庄王嬖人伍参,以贤智升为大夫,其后有伍氏。

3、清云南普洱府思茅厅易武(在今猛腊境)土把总为伍氏,世袭。

4、壮、彝、土家、苗、满、蒙古、羌、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

伍姓名人:

伍举,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子,食邑于椒,故谓之椒举。

郡望:武陵、安定。

变化:后因避仇有改为五氏者。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崇仁,浙江之椒江,广东之新会、澄海,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陇川、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壮、白、傣、瑶、水、苗、土家、傈僳、布依、仡佬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玄女兵法》云:“黄帝臣有伍胥,当为五氏之始。”

2、郑樵注云:“芈姓。楚大夫伍参之后也。”“伍子胥奔吴,其子又为王孙氏”;“伍氏避仇改为五氏。”望出安定,武陵。汉代有伍被;明代有伍文定,兵部尚书。

二、

伍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1%。尤以湖南、广东、湖北3省多此姓,3省伍姓约占全国汉族伍姓人口64%。

伍姓起源:

1、相传黄帝臣有伍胥,见《玄女兵法》,当为伍姓之始。

2、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庄王嬖人伍参,以贤智升为大夫,其后有伍氏。

3、清云南普洱府思茅厅易武(在今猛腊境)土把总为伍氏,世袭。

4、壮、彝、土家、苗、满、蒙古、羌、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

伍姓名人:

伍举,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子,食邑于椒,故谓之椒举。

郡望:武陵、安定。

变化:后因避仇有改为五氏者。

堂号

安定堂:以望立堂。

武陵堂:以望立堂。

另外,还有孝友堂、明辅堂、敦睦堂、务本堂、恩远堂、肇基堂、忳取堂、树德堂、敦叙堂等。

一、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崇仁,浙江之椒江,广东之新会、澄海,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陇川、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鲜、壮、白、傣、瑶、水、苗、土家、傈僳、布依、仡佬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玄女兵法》云:“黄帝臣有伍胥,当为五氏之始。”

2、郑樵注云:“芈姓。楚大夫伍参之后也。”“伍子胥奔吴,其子又为王孙氏”;“伍氏避仇改为五氏。”望出安定,武陵。汉代有伍被;明代有伍文定,兵部尚书。

二、

伍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1%。尤以湖南、广东、湖北3省多此姓,3省伍姓约占全国汉族伍姓人口64%。

伍姓起源:

1、相传黄帝臣有伍胥,见《玄女兵法》,当为伍姓之始。

2、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庄王嬖人伍参,以贤智升为大夫,其后有伍氏。

3、清云南普洱府思茅厅易武(在今猛腊境)土把总为伍氏,世袭。

4、壮、彝、土家、苗、满、蒙古、羌、布依等民族均有此姓。

伍姓名人:

伍举,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子,食邑于椒,故谓之椒举。

郡望:武陵、安定。

变化:后因避仇有改为五氏者。

伍姓男孩取名

伍洪迅伍关言伍信墨伍盛迅伍伟恒伍礼荣伍杰凯伍航泽伍培踊伍良颖伍嘉锋伍晓柱伍远辉伍富仁伍博兴伍振烨伍震奎伍俊凡伍伊维伍博瑞伍巍程伍奇梁伍邦园伍溪赫伍东艺伍乐明伍弘庆伍浙蓄

伍杰公:杰:杰字男孩名,寓意卓越不凡,才华出众,前程似锦。 公:公字用作男孩名字,寓意光明磊落、公正无私,象征着男孩有担当、有责任感,能够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伍瑞运:瑞:瑞字寓意着福泽深厚、祥瑞相伴,寓意男孩吉祥如意、安康成长。 运:运字用在男孩起名,寓意如龙得云,一帆风顺,鸿运当头。

伍家清:家:家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温馨和谐,充满爱与关怀,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清:清字寓意着纯洁无瑕、高尚、品德清正的男孩,展现出男孩清新自然、光明磊落的品质。

伍品俊:品:品字起名寓意男孩有品质、品德、才华出众,如艺术品般精雕细琢,引人注目。 俊:俊字男孩名,寓意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前程似锦。

伍培祺:培:培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为深厚、稳健、有担当,如大地般给予孩子成长的力量。 祺:祺字男孩名,寓意吉祥如意,未来前程似锦。

伍姓女孩取名

伍傲秋伍艺梦伍圣奇伍芝文伍茵琳伍九奚伍音苓伍洁婉伍如雨伍慕蕊伍雅茜伍佳舜伍佳梅伍琬云伍依奕伍如玉伍娅兰伍欣歆伍春惠伍傲欣伍雨芹伍美荷伍青书伍艾茜伍山晁伍菲瑶伍若枫伍佩秀

伍香华:香:香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温婉如花,清香四溢,美好如诗。 华:华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花般美丽,如华彩般绚烂。

伍怡娜:怡:怡字女孩起名,寓意快乐惬意,生活美满,和谐温馨。 娜:娜字用于女孩起名,寓意温婉娴熟、优雅大方,散发着迷人的气质。

伍夏筱:夏:夏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阳光般温暖明媚,充满生机与活力。 筱:筱字用于女孩起名,寓意着温婉娴熟、清雅秀气、淡雅脱俗。

伍芝晴:芝:芝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仙芝玉叶,清雅秀美,健康幸福。 晴:晴字女孩起名,寓意明媚开朗,阳光向上,生活美好。

伍一红:一:一字女孩名字,寓意独特简约,如珍珠落入碧波中,蕴含温润典雅之气。 红:红字女孩名字,寓意如火如荼,热情奔放,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和无限可能。

起名神器测名神器

更懂年轻父母的起名助手,一次获取100个甄选好名字。

姓伍的诗人

伍乔:伍乔,生卒年月不详,南唐庐江人(今安徽省中部偏南、巢湖西南岸),自幼入庐山国学,工诗文。南唐保大元年(943)以《八卦赋》中进士第一,元宗命石勒乔赋于国门。后官歙州通判、考功员外郎。年70卒。

伍彬:伍彬,五代楚诗人。邳阳(今邳县)人。五代时仕楚马氏。楚亡,入宋授安邑主簿。秩满,归隐全义分水岭。与廖融、路振友善。廖融《题伍彬宣》诗谓其“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路振则赠诗称其“已绝劳生念,虔心向竺乾”。伍彬工诗,诗人中“穉子出长沙经没,渔翁未报竹桥流”、《辞官》中“踪跻未辞鸳鹭侣,梦魂先到鹧鸪村”为人传诵。《全唐诗》录存其诗一首、断句二联。

伍唐珪:生卒年不详。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唐末进士。家贫,坎坷失路,终老山村。事迹略见其诗及《唐诗纪事》卷七一。《全唐诗》存诗3首。

伍梅城: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伍馀干: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伍唐:袁州宜春人。诗三首。

伍诰:吉州安福人,字纯甫。英宗治平间进士。王安石以其文行过人,荐为诸王教授。性刚直寡合,人多忌之。

伍晏:伍訚,字太和。增城人。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举人。历任武城、聊城、南安知县。尝从湛若水游。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二五有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中国姓氏庞杂繁多,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

百家姓

热门百家姓搜索

学习工具起名工具民俗文化休闲娱乐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