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 13 2018年 13 2014年 13
2013年 13 2007年 13 2006年 14
1995年 18 1987年 19 1982年 18
明朝 22 元朝 19 宋朝 25
北宋 52

起源

马姓主要源自:嬴姓、他姓。

马姓起源演变

1、出自嬴姓,出自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赵奢的封地马服,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被舜赐姓赢氏,赢姓出现,舜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即以姚为姓。马服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块土地,位于今天河北省邯郸市西北的紫山。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于公元前270年率军在秦、赵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赵惠文王因此把马服一地分封给赵奢,并赐其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等。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此后,马家后代又在西汉武帝时期从马服迁到了当时的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定居下来,所以《姓谱》一书中记载说,“马”姓的发源地是扶风。后来,马服氏又省文简化为单姓,称马氏。该支马氏族人主要居住在赵国都城邯郸一带,后逐渐迁往各地,世代相传至今。

2、源于官位。

(1)出自西周时期官吏马质,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马质,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位,专职掌管马匹的征收,并负责检验马匹的质量。在典籍《周礼·夏官·马质》中记载:“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 在马质的后裔子孙中,把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马质氏,后来简化为单姓马氏,世世代代相传至今,也是历史久远古老的姓氏之一。

(2)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官吏巫马,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巫马,是春秋时期楚国设置的一种官位,专门负责给马匹治病。古代,巫、医同义,因此称巫马。在典籍《周礼·地官·巫马》中记载:“巫马,掌养疾马而乗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就相当于今天的兽医。在巫马的后裔子孙中,把先祖官职称谓拿来作为为姓氏者,称巫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马氏、巫氏,皆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3)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官吏廋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廋人,全称位马廋人,是春秋时期由鲁国开始设置的一种官位,后齐国、晋国、燕国、秦国等大国中亦设有该官职,专职掌管饲养、训练马匹,并负责教导军士、官吏们如何骑驭马匹,后位各诸侯国中军队中普遍拥有的官称。在典籍《周礼·地官·廋人》中记载:“廋人,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 在马廋人的后裔子孙中,还有用先祖官职称谓来为姓氏者,称马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4)出自两周至秦、汉时期官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司马,传说是由远古五帝之一的少昊氏所设置的官称,商王朝时期的马正之官职,在西周时期发展改良为司马,全称为“夏官司马”,俗称“大司马”,为王朝重臣六卿之一,主管王朝对外的诸多军事事务。在典籍《周礼·夏官·大司马》中记载:“司马,谓总武事也。” 在司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马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马氏者,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3、源于改姓。

(1)出自汉朝大司徒马矢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改姓为氏。汉朝有个大司徒叫马宫,他本为复姓马矢氏,后马宫以仕学名扬,遂省文去“马矢”中的“矢”而改单姓马氏,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至今。

(2)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两晋之后大量司马氏改为单姓马姓。元末明初阿拉伯传教士哈木则巴巴从西亚来到东乡龙山(现甘肃省东乡县坪庄乡哈木则岭村)定居,并在周围传播伊斯兰教教义,在哈木则巴巴的影响下,龙家山周围先后有八坊(亦有人称为八姓或八村)的北方少数民族(其中有些村子人可能是藏族人)皈依伊斯兰教,这些少数民族人改信伊斯兰教后逐渐融入东乡族之中,其中的绝大部分人仍保留了原来的姓氏,但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改姓,如其中的东乡县贾家村 贾姓少数民族人改信伊斯兰教后改掉了原来的姓氏而改姓马,时至今日,贾家村已无贾姓人而只有马姓人了。

(3)又据《姓氏考略》载,元代礼部尚书月乃和,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马步指挥使,而改姓“马”,名祖常。回族中的“马”姓是“马”姓来源的重要方面。人常说: “十个回回九姓马,另外还有沙、喇、哈”。用这句俗语概括回族的姓,虽不十分准确,但大体符合事实。

4、源于少数民族。

(1)源于回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姓,回族中马姓这么多,主要与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译,特别是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译有关,因为马与穆谐音,所以明代许多著述中都将穆罕默德译作马哈麻。这种译法对清代及后代影响很大,如清代徐珂《西域水道记》、魏源《海国图志》等均将人名中的首音“穆”译为“马”。甚至有人称穆罕默德为“马圣人”。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再加上“马”姓是皇帝赐姓,回族又不似汉族那么重视姓氏谱系,而是可以自由选姓使用,故很多回族人便选用了“马”姓,大大增加了“马”姓的人数。

(2)出自清代,满族人中的马佳氏,改姓为马。在中国东北聚集着许多满族马姓,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后,在八旗中就有许多满族马姓。满族的马姓跟地名有关,据说在西汉时期,在当今的吉林省境内,有一个夫国,这个国呢,他们也是以养名马出名,而且他们还把官叫马加、狗加、牛加,以六畜为官名,迁入这个地区的女真族,都以这个地名为姓了,所以它也算是同姓不同宗。

5、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马姓人口为1198万人,占总人口1.06%,排名第17位。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马姓人口由78万激增到近1250万,近16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来计算,人口增长了13倍。马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马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12.7%)、河北(11%)、山西(8.9%)、江苏(8.8%)四省,大约占全国马姓总人口的41.4%;其次分布于四川(6.8%)、安徽(5.9%)、辽宁(5.8%)、陕西(5.7%)、黑龙江(4.8%)、山东(4.8%),六省的马姓又集中了33.8%。河南为马姓第一大省,占河南省总人口的1.6%。黄河流域以及东北三省,约占国土面积的23.8%,马姓人口有749万,约占全国马姓人口的59.4%。黄河和长江之间的省份、宁夏大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是马姓人口较多的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7.8%,马姓有414万,约占全国马姓人口的33%。其他地区是马姓分布较少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48.4%,马姓有97万,约占马姓总人口的7.7%。

马姓主要郡望有:扶风郡、京兆郡、临安郡、西河郡、广陵郡、华阴郡、正平郡。

铜柱堂:汉伏波将军马援征阯,胜利后,在交阯立铜柱表功。到了唐朝,马援的后裔马总做安南都护,在原汉立铜柱的地方又立了两根铜柱,铸上了唐朝的威、德,说明自己是伏波将军的后裔。到了五代时马希范也立了铜柱。

绛纱堂:汉校书郎中马融,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弟子常千余人。他在教室里设绛纱帐,前授生徒,后设女乐。弟子都专心听讲,没有人顾盼女乐。

此外,马姓的主要堂号有:“扶风堂”、“驷德堂”、“回升堂”、“孝后堂”、“睇眩堂”、“唏眩堂”、“宝善堂”、“体仁堂”、“志诚堂”、“聚未堂”、“忠孝堂”、“树德堂”、“裕本堂”、“诚忍堂”、“刻鹄堂”、“善述堂”、“书诚堂”、“敦远堂”、“存德堂”、“文英堂”、“监兹堂”、“公明堂”、“衍庆堂”、“乐真堂”、“敦悦堂”、“静业堂”、“藏拙堂”、“青云堂”、“绛帐堂”、“伏波堂”等。

一、(馬)mǎ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峨边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鲜、壮、黎、羌、苗、藏、彝、土、保安、撒拉、东乡、布依、阿昌、普米、哈尼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即马服氏,赢姓,伯益之后。赵奢封马服君,因以为氏。或去‘服’为‘马’。秦灭赵,奢孙兴徙咸阳。”

2、《续通志·氏族略》注云:“金马庆祥先世西域人,入居临洮狄道,以马为氏。”

3、又注:“五代司马球仕吴越,以御史中丞为昆山镇遏使,因家焉。子孙隐居不仕,称马氏。”

4、又注:“金永古特部人特穆尔悦格仕金为马步军指挥,以官名有‘马’,因以马为氏。”此以官为氏。

5、又注:“明赐元人姓名:多尔济曰马惟良;丕勒玛帕曰马克啧。”

6、或为马矢氏所改,汉代马宫“本姓马矢,至宫以仕学显,改称马氏。”见《中国人名大辞典》。

7、清代高丽族亦有马氏,世居瓜克山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有载。

8、清代满族之马佳氏、费莫氏或改为单姓“马”。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9、壮族之马姓,出自养马人,以技业为姓。

10、阿昌族之马姓,乃“喇米杨”之意译,阿昌语“喇米杨”意即“马”。

11、普米族之马姓,出自“巴落瓦支”氏。

12、藏族之马姓,由“马协”省改,本为部落名,以部为氏。甘肃之天祝一带有分布。如马·兴卡措;马·登林扎西。

13、回族之马姓,“与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译,特别是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译有关,因为马、穆谐音”,明代多将穆罕默德译作“马哈麻”,清人亦仿之,“将人名中的首音‘穆’译为‘马’。”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之马姓,世多取“穆罕默德”之首音谐“马”,而为姓。

14、土族之马姓,则来自马锡江-孔,意为有一百匹马的人,后取“马锡江”之首音谐以“马”而为单姓,或谐以“麻”而为姓。注(9)——(14)见《中国人的姓名》。汉代有马武,刘秀部将;元代有马致远,元曲大家;清代有马建忠,丹德人,外交官。

二、(馬)

马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为中国人口最多20个姓之一。尤以河南、河北、山西、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陕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八省马姓约占全国汉族马姓人口66%。

马姓起源:

1、系自嬴姓。伯益之后。战国时赵王之子赵奢为惠文王将,有功封马服君,子孙以马服为氏,后改为单姓马氏。

3、东汉大司徒马宫,本马矢氏,后改为马氏。

4、五代时司马球之后,改司马氏为马氏。

5、金时女真人之汪古氏(亦作黄掴、雍古),汉姓为马。又,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辽阳。又,清满洲八旗姓费莫氏、马佳氏等均有改姓马者。今满族姓。

6、金时河南开封判官马庆详,原名习礼吉恩,其先为西域人,入居临洮狄道,遂以马为姓。

7、其先为金之马步指挥使,以官名为氏。又,元时蒙古合鲁氏有改姓马者。又,明时赐元人多尔济、丕勒玛帕玛,均姓马。今蒙古族姓。

8、西夏人姓。

9、清高丽人姓。世居瓜克山。今朝鲜族姓。

10、清时丽江府古鼓(今丽江西北)土把总为马姓,系藏族。

11、彝族姓。又,彝族尼木氏汉姓为马。

12、拉祜族黑苦聪人比地氏,汉姓为马。

13、普米族巴落瓦支氏,汉姓为马。

14、土族马希江氏,汉姓为马。

15、独龙族姓马库氏,汉姓为马。

16、回、黎、苗、布依、哈尼

马姓名人:

马宫,西汉时东海戚人,累官大司徒,封扶德侯。

郡望:扶风。

历史名人

马姓古代名人

马寅初浙江嵊县人汉族,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历任几大名校校长,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马建忠清末,江苏丹徒县人清末语言学家,曾赴国外留学,精通多国语言,著有《马氏文通》,为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著作。

马叙伦浙江省余杭人早年曾任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后参加革命,历任人大常委,政协、民盟副主席,民促主席等。

马君武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学者、诗人。原名道凝改名和,号君武。桂林人。幼苦学,及长入广西体用学堂。

马援东汉(前14—49),名将,汉族,字文渊。建武17年任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

马融东汉,右扶风茂陵人,著名哲学家。

马良东汉,文士,学问好,才气又高,文章动人。马良还有四个弟弟,也是当时的才子,他们兄弟五个中马良最才高,他眉毛花白,人们说:“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马超三国,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末凉州(今甘肃武威)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马岱三国,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生卒不详。三国时期蜀汉武将,蜀汉名将马超的从弟。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

马周大唐,贞观朝宰相,博州茌平(今山东省茌平县茌平镇马庄)人。

马化龙清朝,回族穆斯林人事变主要领导人。

马依泽宋朝(921~1005),号渔叟,西域鲁穆国人,是一位通天文精历算的伊斯兰星历学家。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应诏入华。入华以后,即协助王处纳在962年至963年间编制《应天历》,后封爵世袭司天监。

马钰宋代,进士。传说,大定年间他遇重阳子王嘉,授以道术,与妻孙氏同时出家,孙先仙去。钰后游莱阳,入仙宫羽化,赐号丹阳顺化真人。

马远南宋,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附近)人,南宋时著名画家。擅画山水。初师李唐,能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马一角”之称。与夏圭、李唐、刘松年合称“南宋四家”。与夏圭并称“马夏”。

马琬元末明初,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画家,曾官至抚州巡府。擅画山水,兼工书法,能诗。

马注明末清初,云南保山人,明末清初伊斯兰学者,回族,对佛学和伊斯兰教义颇有研究,著有《臣权》、《樗樵》、《清真指南》。

马欢明朝,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航海家,曾多次参加郑和的下西洋航行,任翻译,著有《瀛涯胜览》。

马荃清朝,女画家,字江香,江苏省常熟人,马逸妹,龚克和妻。

马皇后明朝,马援之女(39-79),明帝的皇后。

马致远元朝,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愉明朝(1395~1447),字性和,号澹轩,明朝官吏,山东省临朐县朱位村人。

马世龙明末(1594~1634),将领。字苍渊。宁夏卫(今宁夏银川)人。

马腾三国,军阀之一,亦是马超、马铁、马休之父

马谡三国,蜀汉将领,因失守街亭被诸葛亮所杀

马钧三国,曹魏发明家,曾发明水车、指南车,有「天下之明巧」称号

马三宝唐初,名将。

马元贽唐朝,中叶宦官

马道一唐朝,禪宗高僧,即道一。曾于江西传扬禅学,后人尊称“江西马祖”,又称“马祖”

马殷五代,建立楚国

马大用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武官官员,官累“福建水师提督”

马姓近代名人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马相伯教育学家,爱国老人,天主教徒,复旦大学创始人。

马元章伊斯兰教哲赫林耶第七辈沙沟门宦教主。

郡望

马姓主要郡望有:扶风郡、京兆郡、临安郡、西河郡、广陵郡、华阴郡、正平郡。

铜柱堂:汉伏波将军马援征阯,胜利后,在交阯立铜柱表功。到了唐朝,马援的后裔马总做安南都护,在原汉立铜柱的地方又立了两根铜柱,铸上了唐朝的威、德,说明自己是伏波将军的后裔。到了五代时马希范也立了铜柱。

绛纱堂:汉校书郎中马融,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弟子常千余人。他在教室里设绛纱帐,前授生徒,后设女乐。弟子都专心听讲,没有人顾盼女乐。

此外,马姓的主要堂号有:“扶风堂”、“驷德堂”、“回升堂”、“孝后堂”、“睇眩堂”、“唏眩堂”、“宝善堂”、“体仁堂”、“志诚堂”、“聚未堂”、“忠孝堂”、“树德堂”、“裕本堂”、“诚忍堂”、“刻鹄堂”、“善述堂”、“书诚堂”、“敦远堂”、“存德堂”、“文英堂”、“监兹堂”、“公明堂”、“衍庆堂”、“乐真堂”、“敦悦堂”、“静业堂”、“藏拙堂”、“青云堂”、“绛帐堂”、“伏波堂”等。

一、(馬)mǎ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峨边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鲜、壮、黎、羌、苗、藏、彝、土、保安、撒拉、东乡、布依、阿昌、普米、哈尼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即马服氏,赢姓,伯益之后。赵奢封马服君,因以为氏。或去‘服’为‘马’。秦灭赵,奢孙兴徙咸阳。”

2、《续通志·氏族略》注云:“金马庆祥先世西域人,入居临洮狄道,以马为氏。”

3、又注:“五代司马球仕吴越,以御史中丞为昆山镇遏使,因家焉。子孙隐居不仕,称马氏。”

4、又注:“金永古特部人特穆尔悦格仕金为马步军指挥,以官名有‘马’,因以马为氏。”此以官为氏。

5、又注:“明赐元人姓名:多尔济曰马惟良;丕勒玛帕曰马克啧。”

6、或为马矢氏所改,汉代马宫“本姓马矢,至宫以仕学显,改称马氏。”见《中国人名大辞典》。

7、清代高丽族亦有马氏,世居瓜克山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有载。

8、清代满族之马佳氏、费莫氏或改为单姓“马”。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9、壮族之马姓,出自养马人,以技业为姓。

10、阿昌族之马姓,乃“喇米杨”之意译,阿昌语“喇米杨”意即“马”。

11、普米族之马姓,出自“巴落瓦支”氏。

12、藏族之马姓,由“马协”省改,本为部落名,以部为氏。甘肃之天祝一带有分布。如马·兴卡措;马·登林扎西。

13、回族之马姓,“与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译,特别是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译有关,因为马、穆谐音”,明代多将穆罕默德译作“马哈麻”,清人亦仿之,“将人名中的首音‘穆’译为‘马’。”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之马姓,世多取“穆罕默德”之首音谐“马”,而为姓。

14、土族之马姓,则来自马锡江-孔,意为有一百匹马的人,后取“马锡江”之首音谐以“马”而为单姓,或谐以“麻”而为姓。注(9)——(14)见《中国人的姓名》。汉代有马武,刘秀部将;元代有马致远,元曲大家;清代有马建忠,丹德人,外交官。

二、(馬)

马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为中国人口最多20个姓之一。尤以河南、河北、山西、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陕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八省马姓约占全国汉族马姓人口66%。

马姓起源:

1、系自嬴姓。伯益之后。战国时赵王之子赵奢为惠文王将,有功封马服君,子孙以马服为氏,后改为单姓马氏。

3、东汉大司徒马宫,本马矢氏,后改为马氏。

4、五代时司马球之后,改司马氏为马氏。

5、金时女真人之汪古氏(亦作黄掴、雍古),汉姓为马。又,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辽阳。又,清满洲八旗姓费莫氏、马佳氏等均有改姓马者。今满族姓。

6、金时河南开封判官马庆详,原名习礼吉恩,其先为西域人,入居临洮狄道,遂以马为姓。

7、其先为金之马步指挥使,以官名为氏。又,元时蒙古合鲁氏有改姓马者。又,明时赐元人多尔济、丕勒玛帕玛,均姓马。今蒙古族姓。

8、西夏人姓。

9、清高丽人姓。世居瓜克山。今朝鲜族姓。

10、清时丽江府古鼓(今丽江西北)土把总为马姓,系藏族。

11、彝族姓。又,彝族尼木氏汉姓为马。

12、拉祜族黑苦聪人比地氏,汉姓为马。

13、普米族巴落瓦支氏,汉姓为马。

14、土族马希江氏,汉姓为马。

15、独龙族姓马库氏,汉姓为马。

16、回、黎、苗、布依、哈尼

马姓名人:

马宫,西汉时东海戚人,累官大司徒,封扶德侯。

郡望:扶风。

姓氏源流

一、(馬)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峨边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鲜、壮、黎、羌、苗、藏、彝、土、保安、撒拉、东乡、布依、阿昌、普米、哈尼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即马服氏,赢姓,伯益之后。赵奢封马服君,因以为氏。或去‘服’为‘马’。秦灭赵,奢孙兴徙咸阳。”

2、《续通志·氏族略》注云:“金马庆祥先世西域人,入居临洮狄道,以马为氏。”

3、又注:“五代司马球仕吴越,以御史中丞为昆山镇遏使,因家焉。子孙隐居不仕,称马氏。”

4、又注:“金永古特部人特穆尔悦格仕金为马步军指挥,以官名有‘马’,因以马为氏。”此以官为氏。

5、又注:“明赐元人姓名:多尔济曰马惟良;丕勒玛帕曰马克啧。”

6、或为马矢氏所改,汉代马宫“本姓马矢,至宫以仕学显,改称马氏。”见《中国人名大辞典》。

7、清代高丽族亦有马氏,世居瓜克山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有载。

8、清代满族之马佳氏、费莫氏或改为单姓“马”。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9、壮族之马姓,出自养马人,以技业为姓。

10、阿昌族之马姓,乃“喇米杨”之意译,阿昌语“喇米杨”意即“马”。

11、普米族之马姓,出自“巴落瓦支”氏。

12、藏族之马姓,由“马协”省改,本为部落名,以部为氏。甘肃之天祝一带有分布。如马·兴卡措;马·登林扎西。

13、回族之马姓,“与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译,特别是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译有关,因为马、穆谐音”,明代多将穆罕默德译作“马哈麻”,清人亦仿之,“将人名中的首音‘穆’译为‘马’。”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之马姓,世多取“穆罕默德”之首音谐“马”,而为姓。

14、土族之马姓,则来自马锡江-孔,意为有一百匹马的人,后取“马锡江”之首音谐以“马”而为单姓,或谐以“麻”而为姓。注(9)——(14)见《中国人的姓名》。汉代有马武,刘秀部将;元代有马致远,元曲大家;清代有马建忠,丹德人,外交官。

二、(馬)

马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为中国人口最多20个姓之一。尤以河南、河北、山西、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陕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八省马姓约占全国汉族马姓人口66%。

马姓起源:

1、系自嬴姓。伯益之后。战国时赵王之子赵奢为惠文王将,有功封马服君,子孙以马服为氏,后改为单姓马氏。

3、东汉大司徒马宫,本马矢氏,后改为马氏。

4、五代时司马球之后,改司马氏为马氏。

5、金时女真人之汪古氏(亦作黄掴、雍古),汉姓为马。又,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辽阳。又,清满洲八旗姓费莫氏、马佳氏等均有改姓马者。今满族姓。

6、金时河南开封判官马庆详,原名习礼吉恩,其先为西域人,入居临洮狄道,遂以马为姓。

7、其先为金之马步指挥使,以官名为氏。又,元时蒙古合鲁氏有改姓马者。又,明时赐元人多尔济、丕勒玛帕玛,均姓马。今蒙古族姓。

8、西夏人姓。

9、清高丽人姓。世居瓜克山。今朝鲜族姓。

10、清时丽江府古鼓(今丽江西北)土把总为马姓,系藏族。

11、彝族姓。又,彝族尼木氏汉姓为马。

12、拉祜族黑苦聪人比地氏,汉姓为马。

13、普米族巴落瓦支氏,汉姓为马。

14、土族马希江氏,汉姓为马。

15、独龙族姓马库氏,汉姓为马。

16、回、黎、苗、布依、哈尼

马姓名人:

马宫,西汉时东海戚人,累官大司徒,封扶德侯。

郡望:扶风。

堂号

铜柱堂:汉伏波将军马援征阯,胜利后,在交阯立铜柱表功。到了唐朝,马援的后裔马总做安南都护,在原汉立铜柱的地方又立了两根铜柱,铸上了唐朝的威、德,说明自己是伏波将军的后裔。到了五代时马希范也立了铜柱。

绛纱堂:汉校书郎中马融,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弟子常千余人。他在教室里设绛纱帐,前授生徒,后设女乐。弟子都专心听讲,没有人顾盼女乐。

此外,马姓的主要堂号有:“扶风堂”、“驷德堂”、“回升堂”、“孝后堂”、“睇眩堂”、“唏眩堂”、“宝善堂”、“体仁堂”、“志诚堂”、“聚未堂”、“忠孝堂”、“树德堂”、“裕本堂”、“诚忍堂”、“刻鹄堂”、“善述堂”、“书诚堂”、“敦远堂”、“存德堂”、“文英堂”、“监兹堂”、“公明堂”、“衍庆堂”、“乐真堂”、“敦悦堂”、“静业堂”、“藏拙堂”、“青云堂”、“绛帐堂”、“伏波堂”等。

一、(馬)mǎ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峨边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鲜、壮、黎、羌、苗、藏、彝、土、保安、撒拉、东乡、布依、阿昌、普米、哈尼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即马服氏,赢姓,伯益之后。赵奢封马服君,因以为氏。或去‘服’为‘马’。秦灭赵,奢孙兴徙咸阳。”

2、《续通志·氏族略》注云:“金马庆祥先世西域人,入居临洮狄道,以马为氏。”

3、又注:“五代司马球仕吴越,以御史中丞为昆山镇遏使,因家焉。子孙隐居不仕,称马氏。”

4、又注:“金永古特部人特穆尔悦格仕金为马步军指挥,以官名有‘马’,因以马为氏。”此以官为氏。

5、又注:“明赐元人姓名:多尔济曰马惟良;丕勒玛帕曰马克啧。”

6、或为马矢氏所改,汉代马宫“本姓马矢,至宫以仕学显,改称马氏。”见《中国人名大辞典》。

7、清代高丽族亦有马氏,世居瓜克山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有载。

8、清代满族之马佳氏、费莫氏或改为单姓“马”。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9、壮族之马姓,出自养马人,以技业为姓。

10、阿昌族之马姓,乃“喇米杨”之意译,阿昌语“喇米杨”意即“马”。

11、普米族之马姓,出自“巴落瓦支”氏。

12、藏族之马姓,由“马协”省改,本为部落名,以部为氏。甘肃之天祝一带有分布。如马·兴卡措;马·登林扎西。

13、回族之马姓,“与阿拉伯、波斯人名的音译,特别是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音译有关,因为马、穆谐音”,明代多将穆罕默德译作“马哈麻”,清人亦仿之,“将人名中的首音‘穆’译为‘马’。”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之马姓,世多取“穆罕默德”之首音谐“马”,而为姓。

14、土族之马姓,则来自马锡江-孔,意为有一百匹马的人,后取“马锡江”之首音谐以“马”而为单姓,或谐以“麻”而为姓。注(9)——(14)见《中国人的姓名》。汉代有马武,刘秀部将;元代有马致远,元曲大家;清代有马建忠,丹德人,外交官。

二、(馬)

马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为中国人口最多20个姓之一。尤以河南、河北、山西、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陕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八省马姓约占全国汉族马姓人口66%。

马姓起源:

1、系自嬴姓。伯益之后。战国时赵王之子赵奢为惠文王将,有功封马服君,子孙以马服为氏,后改为单姓马氏。

3、东汉大司徒马宫,本马矢氏,后改为马氏。

4、五代时司马球之后,改司马氏为马氏。

5、金时女真人之汪古氏(亦作黄掴、雍古),汉姓为马。又,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辽阳。又,清满洲八旗姓费莫氏、马佳氏等均有改姓马者。今满族姓。

6、金时河南开封判官马庆详,原名习礼吉恩,其先为西域人,入居临洮狄道,遂以马为姓。

7、其先为金之马步指挥使,以官名为氏。又,元时蒙古合鲁氏有改姓马者。又,明时赐元人多尔济、丕勒玛帕玛,均姓马。今蒙古族姓。

8、西夏人姓。

9、清高丽人姓。世居瓜克山。今朝鲜族姓。

10、清时丽江府古鼓(今丽江西北)土把总为马姓,系藏族。

11、彝族姓。又,彝族尼木氏汉姓为马。

12、拉祜族黑苦聪人比地氏,汉姓为马。

13、普米族巴落瓦支氏,汉姓为马。

14、土族马希江氏,汉姓为马。

15、独龙族姓马库氏,汉姓为马。

16、回、黎、苗、布依、哈尼

马姓名人:

马宫,西汉时东海戚人,累官大司徒,封扶德侯。

郡望:扶风。

马姓男孩取名

马洪迅马关言马信墨马盛迅马伟恒马礼荣马杰凯马航泽马培踊马良颖马嘉锋马晓柱马远辉马富仁马博兴马振烨马震奎马俊凡马伊维马博瑞马巍程马奇梁马邦园马溪赫马东艺马乐明马弘庆马浙蓄

马杰公:杰:杰字男孩名,寓意卓越不凡,才华出众,前程似锦。 公:公字用作男孩名字,寓意光明磊落、公正无私,象征着男孩有担当、有责任感,能够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马瑞运:瑞:瑞字寓意着福泽深厚、祥瑞相伴,寓意男孩吉祥如意、安康成长。 运:运字用在男孩起名,寓意如龙得云,一帆风顺,鸿运当头。

马家清:家:家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温馨和谐,充满爱与关怀,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清:清字寓意着纯洁无瑕、高尚、品德清正的男孩,展现出男孩清新自然、光明磊落的品质。

马品俊:品:品字起名寓意男孩有品质、品德、才华出众,如艺术品般精雕细琢,引人注目。 俊:俊字男孩名,寓意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前程似锦。

马培祺:培:培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为深厚、稳健、有担当,如大地般给予孩子成长的力量。 祺:祺字男孩名,寓意吉祥如意,未来前程似锦。

马姓女孩取名

马傲秋马艺梦马圣奇马芝文马茵琳马九奚马音苓马洁婉马如雨马慕蕊马雅茜马佳舜马佳梅马琬云马依奕马如玉马娅兰马欣歆马春惠马傲欣马雨芹马美荷马青书马艾茜马山晁马菲瑶马若枫马佩秀

马香华:香:香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温婉如花,清香四溢,美好如诗。 华:华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花般美丽,如华彩般绚烂。

马怡娜:怡:怡字女孩起名,寓意快乐惬意,生活美满,和谐温馨。 娜:娜字用于女孩起名,寓意温婉娴熟、优雅大方,散发着迷人的气质。

马夏筱:夏:夏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阳光般温暖明媚,充满生机与活力。 筱:筱字用于女孩起名,寓意着温婉娴熟、清雅秀气、淡雅脱俗。

马芝晴:芝:芝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仙芝玉叶,清雅秀美,健康幸福。 晴:晴字女孩起名,寓意明媚开朗,阳光向上,生活美好。

马一红:一:一字女孩名字,寓意独特简约,如珍珠落入碧波中,蕴含温润典雅之气。 红:红字女孩名字,寓意如火如荼,热情奔放,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和无限可能。

起名神器测名神器

更懂年轻父母的起名助手,一次获取100个甄选好名字。

姓马的诗人

马致远: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马援: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窦马村)人。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马援是最著名的伏波将军,被人尊称为“马伏波”。

马戴: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马少波:马少波,原名马志远,笔名苏扬、红石等。中国艺术语言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会长、文化部振兴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戏曲学院名誉教授、《中国京剧史》及《中国京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主任、文化部振兴京剧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京剧院副院长。他是中国杰出的文学家、文艺理论家,中国戏曲改革早期开创者。

马君武:马君武(1881—1940),广西桂林人,中国近代获得德国工学博士第一人、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的创建人和首任校长。原名道凝,又名同,改名和,字厚山,号君武,汉族,祖籍湖北蒲圻,出生于广西桂林。1902年留日期间结识孙中山,1905年参与组建中国同盟会,是中国同盟会章程八位起草人之一,《民报》的主要撰稿人。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旋即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后又担任孙中山革命政府秘书长、广西省省长,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是中国国民党元老级人物。

马成:马成(?-56)字君迁。汉族,南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人。马成原是王莽政权的县吏,投奔刘秀后,久经战阵,参与 消灭王郎、刘永、李宪、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九。刘秀称帝后,任扬武将军,封平舒侯,后改封全椒侯。

马并: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马登:马登(?~一一九八),字遂良,居乐平(今属江西)。早年应科举不利,后弃去,以诗酒自遣。宁宗庆元四年卒。事见《夷坚三志》壬卷六。

马一浮: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马怀素:马怀素(659―718),字惟白。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郿尉,幼时家境贫寒,苦读经史。擢进士第,累迁御使。开元初,为吏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常山县公。兼昭文馆学士,四迁左台监察御史。有诗作《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酒字》。

马逢:马逢(生卒年不详),字不详,稷州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人。唐朝贞元、元和年间诗人。贞元五年(789年)卢顼榜举进士第,官佐镇戎幕府,尝从军出塞。贞元二十年(804年)任盩厔尉。元和二年(807年)自咸阳尉试大理评事,充京兆观察支度使。后官至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王仲舒郎中友善。工诗属文,有诗名,篇篇警策。著有诗集录入《全唐诗》、《唐才子传》等得以传世。其诗在《全唐诗·卷七七二》收录有5首。生平事迹无考,今据《元和姓纂四校记·卷七》、《唐才子传》等有小传。

马周:马周(601~648年2月7日),唐初宰相。字宾王,博州茌平(今山东省茌平县茌平镇马庄)人。少孤贫,勤读博学,精《诗》、《书》,善《春秋》。后到长安,为中郎将常何家客,公元631年,代常何上疏20余事,深得太宗赏识,授监察御史,后累官至中书令。曾直谏太宗以隋为鉴,少兴谣赋,提倡节俭,反对实行世封制。

马之纯:婺州东阳人,字师文,号野亭。孝宗隆兴元年进士。知徽州比较务。受知张栻,潜心经籍,究极六经诸子百家,人称茂陵先生。宁宗庆元间主管江东转运司文字。有《尚书中庸论语说》、《周礼随释》、《左传类编》、《纪事编年》及诗文集。

马廷鸾: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马植:马植(生卒年不详),陕西扶风人。字存之,凤州刺史马勋之子,马英九先祖。

马子严:马子严(生卒年不详),南宋文人,字庄父,自号古洲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淳熙二年(1175)进士,历铅山尉,恤民勤政。长于文词,为寺碑,隐然有排邪之意,为仓铭,蔼然有爱民之心(《嘉靖铅山县志》卷九)。能诗,尝与赵蕃等唱和,《诗人玉屑》卷一九引《玉林诗话》,谓《乌林行》辞意精深,不减张籍、王建之乐府”。尝知岳阳,撰《岳阳志》二卷,不传(刘毓盘《古洲词辑本跋》)。其馀事迹无考。据集中《金陵怀古》、《咏琼花》诸作,知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近人赵万里辑有《古洲词》二十九首。《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全宋诗》卷二六五O录其诗五首。

马知节:马知节(955年—1019年9月19日),字子元,幽州蓟县人。北宋名臣,江州防御使马全义之子。马知节自幼孤苦。宋太宗时,以荫补为供奉官,赐名知节。真宗时曾任枢密副使,官至彰德军留后、知贝州兼部署。天禧三年(1019年),马知节去世,年六十五。获赠侍中,谥号“正惠”。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全宋文》录有其作品。

马冉: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唐末其曾任万州刺史。《全唐诗》存诗1首。

马定国:茌平人,字子卿。刘豫阜昌初,累官翰林学士。尝考《石鼓》为宇文周时所造。

马某: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马钰: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马湘:马湘,字自然,浙江杭州盐官人(海宁)。唐代云游道士。出生在小官吏的家庭,祖辈当过文书师爷之类的小吏。唯有他从小喜欢经史,钻研文学、医术。后来子承父业,也当过一个县官下面跑腿的小官。最后因机缘巧合从道。

马大同:严州建德人,字会叔。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小官时,以刚介闻。孝宗时每进对,辄陈恢复大计。所历中外要官必求尽职,以洗冤泽物为己任。累官户部侍郎。学者称鹤山先生。

马合麻: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马致恭:生卒年、籍贯皆不详。南唐时人,入宋后任吉州太守。宋太宗太平兴国初作《送孟宾于》诗,《全唐诗》误收之。详见《文史》二十四辑《(全唐诗)误收诗考》。

马光祖:马光祖(约1201—1270),字华父,号裕斋,宋浙江东阳马宅镇(一说城西)人。赐号裕斋,封金华郡公,谥号庄敏。生于南宋庆元庚申年八月二十四日(公元1200年),宝庆丙戌年(公元1226年)“试南宫叨进仕”。后历任沿江制置使、江东转运使、知临安府(今杭州)、三知建康府(今南京)、户部尚书、大学士,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拜参知政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升授为知枢密院事,以金紫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的光禄大夫)致仕。马光祖卒于咸淳癸酉年(公元1273年)五月十五日,享年七十有四。马光祖是与范中淹、王安石等齐名的宋朝名相,《宋史·卷四一六》有传。

马定远:马定远(1919-1940),名熙,土默特旗章盖台村人,汉族。

马扩:(?—1152)狄道人,字子充。北宋末曾随父马政使金,结海上之盟。钦宗靖康元年入西山,结寨抗金,次年被俘。高宗建炎二年摆脱金人监视,入五马山寨,被推为首领,拥信王赵榛(一说是燕人赵恭冒充)为领袖,以相号召,众至数十万。曾至扬州请援,不得要领,北还,屯兵大名。五马山寨被金兵攻陷后,至扬州,被解除兵权。后任枢密院副都承旨。高宗绍兴九年,任荆湖南路马步军副总管,解职后闲居。

马觉:马觉,双流(今属四川)人。骐子。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为工部员外郎。后由知州召为太府少卿(《全蜀艺文志》卷五五《氏族谱》)。

马异:[唐](约公元七九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睦州人。(全唐诗云:河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前后在世。少与皇甫湜同学。性高疏,词调怪涩。卢仝以为同志,与之订交。兴元元年,(公元七八四年)进士第二人及第。后不知所终。异诗作风与卢仝同,有集《唐才子传》传世。

马仲珍: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马彝:马彝,仁宗康定元年(一○四○)为司勋员外郎。事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二五。

马端:马端,早年参与司马光幕府,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因司马光荐赐同进士出身,为郾城令。三年,以太常博士通判延州,换内藏库使、知丹州。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七、一四二。

马令:宜兴人,其祖马元康世家金陵(今江苏南京),着《南唐书》(撰成于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现藏故宫博物院图书馆。

马天骥:马天骥,字德夫,衢州人。绍定二年进士,补签书领南判官厅公事。迁秘书省正字兼沂靖惠王府教授。迁秘书省校书郎,升著作佐郎。轮对,假司马光五规之名,条上时敝,词旨切直。

马乂:马乂,宣宗时人。生平不详,仅留下作品 《蜀中经蛮后寄陶雍》。

马元演:马元演,鄞(今浙江宁波)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曾知仁和县(《宝庆四明志》卷一○,清乾隆《杭州府志》卷一○二)。度宗咸淳间知衢州。

马世德:马世德(生卒年不详),字元臣,西域雍古人,也里可温;家族入居中原,占籍浚仪(今河南开封)。马祖常从弟,登进士第,授翰林应奉,历枢密都事、中书检校,除淮西宪佥,官至刑部尚书。《元诗选·癸集》存诗三首(分见于丁集、癸集上)。生平事迹见《元诗选·癸集》丁集小传、《元西域人华化考》卷四。

马去非:马去非,曾仕后周。入宋,官侍御史知杂事。

马祖常:马祖常(1279~1338)元代色目人,回族著名诗人。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马彧:马彧(一作郁),少负文艺。李匡威领镇卢龙,署幕职。 匡威灭,复事刘仁恭。诗一首。

马南宝:马南宝,(1244~1280年),原籍河南开封府汴梁。宋南迁时,其先祖曾来粤知新会事,举家定居于新会城。后其曾祖徙居香山沙涌村。

马咸:马咸,西晋马隆之子。奉高县侯马隆的嗣子。为人骁勇,效命于成都王司马颖,后在八王之乱中被长沙王司马乂部将司马王瑚击败,马咸战死。

马先觉:平江昆山人,字少伊,号得闲居士。孝宗乾道初进士。累官工部架阁。工诗。有《惭笔集》。

马亮:(957—1031)庐州合肥人,字叔明。第进士。初为大理评事。知濮、福、饶三州,颇有治行。真宗时为西川转运副使,历知潭、升、广、虔、洪、杭、庐、江陵、江宁等州府。仁宗时累迁工部尚书,知亳州、江宁府,以太子少保致仕。有智略,敏于政事,然无廉称。卒谥忠肃。

马熙:衡州安仁(今湖南衡阳)人,字明初。由缑山书院山长,累官右卫率府教授。与许有壬兄弟、父子善。尝撰《圭塘欸乃集》。

马偕:马偕,生平不详。与刘琯有同题诗,姑编于此。

马良器:马良器,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为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权保大军节度掌书记(《金石萃编》卷一三四《大宋重修北岳庙记》)。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通判台州。

马需庵: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马俌: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马提干: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马贤良:马贤良,名不详。贤良为读书人的敬称,辽国人。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宋郭药师、杨可世等率兵袭破辽燕京,曾在军前献诗。

马文斌:马文斌,敦煌(今属甘肃)人。太祖开宝三年(九七○)前后为沙州归义军节度押衙知司书手(敦煌遗书斯坦因二九七三)。同年正月,与比丘福惠等约同于莫窟结社造窟(斯坦因三五四○)。

马臻:马臻(1254——?),字志道,别号虚中,钱塘(今属浙江)人。宋亡后学道,受业于褚伯秀之门,曾隐于西湖之滨。

马申: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马默:宋单州成武人,字处厚。从石介学。举进士。知须城县。英宗治平中,为监察御史里行,遇事敢言。神宗即位,以论欧阳修事通判怀州。上疏陈十事,除知登州。又请更定《配岛法》,沙门岛囚徒得全活者甚众。入为三司盐铁判官,因与富弼善,且论新法不便,出知济、兖二州。哲宗元祐初召为司农少卿。反对恢复乡差衙前法,建议提举常平官归提刑司。除河东转运使,复移兖州,赈活流民数万计。后历宝文阁待制知徐州、河北都转运使。绍圣四年,坐附司马光落职致仕,元符三年复之。卒年八十。

马遵:马遵,三国时魏天水(治今甘肃甘谷东)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攻魏,遵畏而避于上邽,姜维曾是他的部下。

马樗山: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马伯升:马伯升,词人,代表作品《水调歌头(瑞应杉溪县)》。

马治:明间常州府宜兴人,字孝常。初为僧,能诗。元末,周履道避地宜兴,治为具舟车,尽穷阳羡山溪之胜,以诗唱和,成《荆南倡和集》。洪武初,为内丘知县,终建昌知府。

马之骏:(1588—1625)河南新野人,字仲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官户部主事,卒官。工诗,与诗人王稚登之子留相唱和,多诗酒酣畅之致,常失于芜累。有《妙远堂集》。

马汝骥:马汝骥(1493-1543)字仲房,绥德人。 生于弘治六年九月十九日,卒于嘉靖二十二年十一月六日,年五十一。正德庚午五年举乡试。正德十二年(1517)举进士,改庶吉士,寻授编修,能诗,号为才子。正德十四年,因谏南巡廷杖,出为泽州知州。正德十六年,世宗即位,还为编修如故。嘉靖二年会试为同考官。嘉靖四年,《武宗实录》成,有篡修功,升修馔。嘉靖五年,母王氏卒,归三年,父烟山公卒。起为南京国子监司业,寻改北监。居数岁,升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嘉靖二十年,迁礼部右侍郎,加翰林侍讲学士。嘉靖二十二年,以肺病卒,赠尚书,谥文简。

马如玉:明人,金陵名妓。字楚屿。本姓张,从假母姓马。熟精《文选》唐音,善书画。后受戒于栖霞寺苍霞法师,易名妙慧。年三十余卒。

马湘兰:马湘兰(?-?),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秦淮八艳之一,南直隶应天(今江苏南京)人,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是秦淮八艳之一。

马愈:马愈,明代书画家。字抑之,号华发仙人,人号马清痴,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其父马轼曾以星占服务于军中,又是著名的院体画家。马愈于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中甲申科进士,后来官至刑部主事。马愈能诗,善书,工山水,登逸品。以诗文书画与江南士有广泛交游,著有《马氏日抄》一卷。

马氏: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赵国宗室赵奢为马氏得姓始祖,因其封地封在马服(位于邯郸西北),人称马服君,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氏,后又改为单姓“马”。  邯郸即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  风郡为主要郡望,铜柱堂为主要堂号。

马洪:浙江仁和人,字浩澜。布衣。工诗,尤工词调。有《花影集》,自谓四十余年,仅得百篇。又有《和曹尧宾游仙诗》百首,一时盛传之。

马中锡:马中锡(1446~1512)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天禄,号东田,祖籍大都,先世为避战乱于明初徙于故城(今属河北故城)县。成化十一年进士,官至右都御史。以兵事为朝廷论罪,下狱死。能诗文,生平有文名,李梦阳、康海、王九思曾师从于他。著有《东田集》。

马文玉:马文玉,男,高级教师,河南新郑人。毕业于河南大学。曾任大连舰艇学院教员,河南省开封市第十九中学教师。

马文升:马文升(1426年—1510年7月13日),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 。明代重臣、诗人。明武宗时上疏乞去。正德四年(1509年),遭权宦刘瑾削秩除名。正德五年(1510年),马文升去世,年八十五。不久后复官,获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傅,谥号“端肃”。加赠左柱国、太师。马文升一生功勋显著,先后辅助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历仕五十六年,后人有“五朝元老马文升”之称。又与王恕、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

马麐:马麐(生卒年不详),字公振,一字固瑞,今江苏太仓)人。自幼酷志读书,好文尚雅。元末避兵松江,筑园池亭榭与佳客往来,觞咏不断。与顾瑛结为姻亲,杨维桢亦甚推重,称之为忘年友。善画竹,亦能诗。所著有《醉鱼》、《草堂》二集。《元诗选·三集》录其诗十二首,题《公振集》。生平事迹见《草堂雅集》卷一二之小传、秦约《题马公振画丛竹图》(《草堂雅集》卷一三)、《过马公振南江草堂》(《龟巢稿》卷四)、《(弘治)太仓州志》卷七、《元涛选·三集》小传等。

马丽华:马丽华,女,山东济南人,原籍江苏省邳州。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山东临沂师专(现临沂大学)中文系,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曾于1992年、2001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马莉:马莉,出生于宜兴,华语影视女演员、制作人、导演、编剧、出品人、网站主编,全国演员选拔活动评委会主任  。中国导演网 创始人/CEO、北京贝拉创想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非:马非,男,福州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系主任,教研室主任。

马永波:马永波,当代诗人,翻译家,学者。马永波在创作实践中极大地推动了汉语诗歌语言的后现代化转型,并长期致力于英美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与研究,是大陆译介西方后现代主义诗歌的主要诗人翻译家,填补了英美后现代诗歌研究空白,并首次将美国继艾略特之后最著名的诗人阿什贝利译介到中国。主要作品有《炼金术士》,《存在的深度》,《树篱上的雪》,译著有《美国诗选》,《艾米·洛厄尔诗选》,《史蒂文斯诗学文集》《1940年后的美国诗歌》,学术专著有《文学的生态转向》,《美国后现代诗学》,《英国当代诗歌研究》等。

马策:1980年,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一个陪葬坑内,发现两辆铜车和驾车的马。在车舆(车厢)上发现了三件铜策。铜策仿竹策,铸成竹节状。尾端(持握部分)粗,前端(刺马部分)细。前端或装尖锥,或无尖锥。尖锥称为錣,也称策尖。策端有錣的两件,通长75厘米,径0.5至0.7厘米。錣长0.9厘米,尖锥径0.25厘米。另一件,策端无錣,长81厘米,径0.5至0.7厘米。

马骅:马骅,诗人、支教志愿者,祖籍福建。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厦门、北京等地居留,职业跨度极大。2003年2月底,马骅突然摈弃都市生活,远赴云南省德钦县梅里雪山下的藏区,在明永村做免费乡村教师受到藏民爱戴。2004年6月20日,马骅在明永冰川景区公路距澜沧江桥300米处因交通事故坠落江中,至今下落不明。

马叙伦:马叙伦(1885年4月27日-1970年5月4日),现代学者、书法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主要缔造人和首位中央主席,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  。字彝初,更字夷初,号石翁,寒香,晚号石屋老人。汉族,浙江杭县(今杭州)人。

马继华:马继华,男,电信研究和IT咨询。

马朴臣:(1683—1738)安徽桐城人,字相如,号春迟。家贫力学,受贵家聘,教其子弟,转徙数省。雍正十年始中举人,官中书舍人。乾隆元年举鸿博,与试未用。工诗,有《春迟诗稿》。

马拉美:斯特芳·马拉美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生于巴黎一个官员家庭。1876年作品《牧神的午后》在法国诗坛引起轰动。此后,斯特芳·马拉美在家中举办的诗歌沙龙成为当时法国文化界最著名的沙龙,一些著名的诗人、音乐家、画家都是这里的常客,如魏尔伦、兰波、德彪西、罗丹夫妇等等。因为沙龙在星期二举行,被称为“马拉美的星期二”。与阿蒂尔·兰波、保尔·魏尔伦同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代表人物。

马占山: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男,字秀芳,满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1885年11月30日生于吉林怀德县,祖籍河北省丰润县。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被世人称作“抗日英雄”。1931年“九·一八”事变,马占山在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他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

马轼:马轼(?—1457年后) 明代天文学家、画家。字敬瞻。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对天文深有研究,精于占候。正统十四年(1449)以天文生从都督董兴征广东,“轼言体咎,无不神验”。回归补钦天监刻漏博士。与岳正友善。天顺元年(1457),岳值内阁,因直陈弊政,触犯权相石亨及太监曹吉祥,谪钦州同知,至亲好友都不敢前往送行,惟有马轼赋诗与岳正送别。

马琬:名或作璧。明应天府江宁人,字文璧,号鲁钝生、灌园人。居松江。少就学于杨维祯。洪武初官抚州知府。工诗善书,善画山水人物,法董源、米芾,时号三绝。有《春山清霁图》、《灌园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中国姓氏庞杂繁多,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

百家姓

热门百家姓搜索

学习工具起名工具民俗文化休闲娱乐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