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 71 2018年 71 2014年 70
2013年 73 2007年 70 2006年 73
1995年 80 1987年 84 1982年 99
明朝 89 元朝 78 宋朝 55
北宋 94

起源

孟姓主要源自:子姓、姬姓。

孟姓起源一

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时期齿序排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上古时期,人们对子女后代的尊卑排位很早即有了特定的嫡、庶观念。从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时期甲骨文字中,已经有了“子孟次别于子之伯”的记载(该甲骨片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编号KCN-2704-141-03),说明其时对嫡、庶的分别已经十分明显。按商礼:伯,指嫡支长子,即正妻所生之第一子;孟,指庶支长子,指庶妻或妾妃所生之第一子。在典籍《礼·纬》中明确记载:“嫡长曰伯,庶长曰孟。”因此,“孟”,在很古早就已经作为子女嫡庶齿序的排列称谓,显然是孩子名字称呼的主要形式。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中、晚期的代表阶段殷商至两周时期,已经明确没有了禅让模式,君主之位的传承方式已经固定化为“嫡承庶辅”,“孟”也就成为了程式化的“次之第一”称谓的代表。因此,当继承人已经成年(虚岁十八岁)时,称作“天子之年”,说明具备了继承君位的能力,但父君健在,其只能等待,即谓“孟位以待”。这在典籍《书传》中也有明确解释:“天子之子,年十八,称孟侯。”另外,在古代,女子之兄亦称为“孟”,常有长孟、次孟……,指的就是类如大舅子、二舅子之类的称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典型遗痕。在中国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之后,这种嫡庶称谓不但没有休止,而且愈演愈烈,因为它完全符合封建社会制度的人文理念,以至于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仍然深邃地固化在中国亿万民众之中,且不容忽视。

庶支长子之孟、嫡传继位之孟、女兄称谓之孟……等等,早就在中华人文历史上成为姓氏之始,孟氏一族远早于姬姓孟氏之源,其来源繁复深远,绝无一论。

孟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卫国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周朝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卫国,其开国之君为周武王弟卫康叔,都城在今河南境内。卫国传至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字公孟,因病不得继位,让位给其叔。

到了公子絷的孙子姬驱,便以祖父之字为姓氏,称公孟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孟氏者,是为河南孟氏。

孟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鲁国公族庆父的儿子公孙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书记载,黄帝姓公孙,是少典氏部落首领的儿子。他生于寿丘(今山东曲阜),长于姬水,故又姓姬;后居轩辕之丘,因此号轩辕氏;再迁有熊(今河南新郑),也称有熊氏。

庆父共仲虽为孟氏之始祖,但因其三年连弑二君,罪使国内大乱,人不敢敬,而孟子系庆父后裔,且才高德重,故孟氏族人尊奉孟轲为得姓始祖。

孟姓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墨尔奇特氏,亦称蒙格惕氏、穆奇德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灭里吉歹部,后为巴尔虎蒙古姓氏,世居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orc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穆氏、秦氏等。

⑵.蒙古族墨尔济吉特氏,亦称莫勒图特氏,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orjigite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⑶.蒙古族岳罗沁氏,亦称亦赫君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oloci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⑷.蒙古族亦赫君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孟姓起源五

源于满族,其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穆颜氏,亦称穆延氏,源出辽国时期五国部之一的抹拈部(抹捻氏),以部为姓,满语为Muyan Hala,世居浑春(今黑龙江黑河以北俄罗斯境内),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秦氏、穆氏等。

⑵.满族蒙果资氏,满语为Menggosi Hala,世居绥分(今黑龙江绥分河上游地区),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⑶.满族蒙古尔济氏,满语为Menggurgi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科尔沁(今内蒙古通辽、吉林西部一带)。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蒙氏等。

⑷.满族孟克伊哷氏,满语为Mengkyire Hala,世居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等。

⑸.满族墨克勒氏,满语为Mokel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⑹.满族墨勒哲哷氏,亦称莫尔哲勒氏,满语为Moljere Hala,汉义“用刀复仇”,世居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白石(今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阿穆达(今黑龙江哈尔滨山彦倭和)、松花江、黑龙江等地。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曹氏、莫氏等。

孟姓起源六

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鄂伦春族玛拉库尔氏,亦称莫拉呼尔氏,玛哈依尔氏,世居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alakur Hala,汉义“分支”。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⑵.鄂伦春族玛拉依尔氏,世居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alal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孟姓起源七

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记载:

达斡尔族莫尔登氏,亦称孟尔丁氏、孟尔的音氏、墨尔丹氏、莫塔哈利氏,满语为Mordin Hala,世居黑龙江布特哈地方(今黑龙江讷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alal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莫氏、苍氏等。

孟姓起源八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孟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孟氏,世代相传至今。

当代孟姓的人口已达330多万,列在全国第七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7%。宋朝至今1000年中孟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这三省的孟姓大约占孟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苏、辽宁、山西、黑龙江,江苏、辽宁、山西、黑龙江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山东为孟姓第一大省,约占孟姓总人口的21%。全国形成以鲁豫冀、东北为中心的两大块孟姓聚集区。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孟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主要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回迁,尤其突出向东北的迁移。孟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鲁冀京津、黑吉辽大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豫皖苏北部、山西东北部,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8%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4%,居住了大约54%的孟姓人群。在豫晋大部、皖苏中部、皖东北、湖北北部、陕宁、甘肃大部、新疆西北、内蒙古中西部、辽宁东段、吉林东部、黑龙江东南,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4%一0.48%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面积的17.6%,居住了大约26.5%的孟姓人群。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市、钟祥县、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三国时期的曹魏、孙吴各置江夏郡:吴国孙权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庐陵三地设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云梦西南)。西晋灭吴后,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两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如今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武康县:治所在今浙江省北部。

平陆县:治所在今山西省西南端、黄河北岸一带地区。

安平县:汉朝时期置县(今山东益都),属于涿郡。唐武德初年置深州,为该州治所。唐武德十七年废深州,安平县归属于定州。

江夏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巨鹿堂:以望立堂。

武康堂:以望立堂。

安平堂:以望立堂。

平陆堂:以望立堂。

三迁堂: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孟子学习礼让进退,孟母高兴地说:“这里可以使我的儿子成为好人了。”由于孟母三迁,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为圣人。

亚圣堂:因孟子被称为“亚圣”而名其堂号。

一、mèng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侗、水、鲜、布朗、布依、达斡尔、鄂伦春、撒拉、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姬姓。鲁桓公子庆父之后也。庆父曰共仲,本仲氏,亦曰仲孙氏,为闵公之故,讳弒君之罪,更为孟氏;亦曰孟孙氏。”

2、又注:“卫公孟絷之后,亦出自姬姓。以字为氏。”

3、《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与‘芒’通。芒卯即孟卯。”

4、清代高丽族有孟姓,世居易州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5、为金代女真族姓“抹颜”氏之汉译。《金史·国语解》:“抹颜曰孟。”

6、为达斡尔族姓氏所改,达斡尔族有山大钦氏、朱路克氏、何乐克氏,皆出自墨尔迪音“哈拉”,其后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音近之“孟”,遂为单姓。

7、鄂伦春族之孟姓,出自玛拉依尔“哈拉”,盖取其哈拉这首音谐以音近之“孟”而为单姓。

8、裕固族之孟姓,则由蒙戈勒氏所改(蒙戈勒,或译作“蒙格勒”)。本户族名,以为姓,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孟”而为音姓。春秋时鲁有孟之友,大夫;战国时有孟轲;三国时魏有孟达,新城太守;唐代有孟浩然,襄阳人,诗人。

二、

孟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4%,为中国人口最多100个姓之一。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26%。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孟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67%。

孟姓起源:

1、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子仲庆父,世为鲁卿,谓之仲孙氏,古谓庶长为孟,故又曰孟氏。

2、春秋时卫灵公之兄孟絷之子孟彄,亦为孟氏。

3、金时女真人姓抹撚氏,汉姓为孟。

4、清满洲人姓。世居匣塔子、沈阳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姓墨尔哲勒氏、墨尔迪勒氏、盟佳氏、穆颜氏、墨克勒氏等后均有改为孟氏者。今满族姓。

5、清高丽人姓。世居易州。今朝鲜族姓。

6、明时云南永昌府保山县荡习喧百夫长为孟氏,系傣族。

7、裕固族蒙戈勒氏,汉姓为孟。

8、达斡尔族莫力登哈拉所属山大钦、朱路克、何乐克等莫昆汉姓均为孟。

9、鄂伦春族玛拉依尔氏,汉姓为孟。

10、彝族姓。四川德昌彝族姓俄母,汉姓为孟。

11、云南独龙族姓,以地名为氏。

12、土家、布依、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孟姓名人:

孟献子,周宣王时卿士。

郡望:昌平、武威,平昌。

变化:

1、与芒通,见《史记》。

2、明时杭州武林郡人孟宽二漂流至日本,仕长门国,称孟二官,后任荻藩,为医官。改日本姓武林名治庵,今日本广岛有其后裔,见《海外星云》。

历史名人

孟姓古代名人

孟子战国时代,(光大儒家仁政学说的亚圣),本名孟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幼年丧父,家境清贫,母亲知书达礼,聪明贤惠,“孟母三迁”,“断机教子”说的都是她教育孟子的故事。孟子长大后,十分仰慕孔子,他赴鲁游学,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日夜勤奋,深研儒学之道。中年学成后,周游列国,讲道德、说仁义,传布儒学以拯救时弊,一度担任过齐国卿相。但当时列国争雄,各国皆尚功利,纷纷以强凌弱,以大吞小,孟子的那一套“仁者无敌”的主张,显得十分迂阔而不合时宜,因此不被采用。晚年,孟子离开齐国,辞官回乡,效法孔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专致教育,同他的徒弟万章等人“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而作《孟子》七篇。孟子整个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政”。孟子生活的时代,秦国任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任用吴起,接连打胜仗削弱了敌人;齐威王、宣王用孙膑、田忌这些人,致使其他诸侯国入朝纳贡。可见,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军事改革,崇尚武力,发动兼并战争,这使百姓苦不堪言,社会矛盾尖锐。孟子面对这样的现实,忧心忡忡,通过对夏、商、周三代兴衰的历史考察,他认为对百姓的“仁”和“不仁”是统治者能否取得天下的关键,得天下者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就需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使百姓心悦诚服,以达到“王天下”的政治目的。孟子“仁政”主张的基础,是他基于“民为贵”的民本主义思想。孟子关心人民的疾苦,也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并告诫统治者,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否则,失去了民心就会自取灭亡。孟子的这种仁政爱民的思想,可谓远见卓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性善论”是孟子整个思想学说的理论基石和出发点。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孩提之童,知爱其亲”。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犹如人的四肢一样,在本质上,每个人都是相同的,这并不是外界强加给人的,而是人性所固有的。由于人性向善,人们通过修身、养性,均“可以为尧舜”。同时,孟子还认为,由于后天的教育不同,人们就有了善、恶的不同表现。这如同同样的麦种,条件不同,收获就有差别。因此,孟子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的性善论虽然带有较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其合理内核是值得肯定的。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孟子的思想有其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然而积极方面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就成为后来的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气节人格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正义而斗争。他还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客观地研究孟子及其思想,对于我们新文化的建设者是有积极意义的。

孟善(?一1412),字百侯,山东武定府海丰县孝理村(今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大孟家村)人,元朝时在山东枢密院任职。朱元璋起兵,他叛元归降,跟随朱家父兄南征北战,屡建功勋,是明朝开国的功臣。,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孟称舜。

孟姓近代名人

孟森1869—1937,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擅治明清史。字莼孙,号心史,著作多以此署名,世称为孟心史先生。江苏武进人。1869年(清同治八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后并入武进县)。十四岁就学于当地名师周载帆,以应科举之试。时孟森于制艺(八股文)外,开始着意于学术、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发展。嗣后又赴日本留学,进一步接受了西方近代学术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并于其后撰写翻译了一些有关法学及经济学的著作。中年时,孟森作幕广西龙江兵备道,又为著名实业家张謇亲近幕友。他留心于地方政治经济现状,曾参与了清末立宪运动。

孟目的1897—1983,药学家。直隶(今河北)保定人。1918年毕业于协医学院预科。1925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药学院。是英国皇家药科学会第一个中国会员。1925年回国。曾任协和医学院药科副主任,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化学系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理事长。1936年创办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并任教授、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兼总干事,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区品检验所所长、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为《中华药典》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53年版和1963年版的编纂负责人之一。

孟继懋1897—1980,骨科学家和骨科教育家,中国杰出骨科先驱。他长期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为创建中国专业齐全国际知名的创伤骨科中心作出了贡献。他首创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孟氏截骨术和孟氏肩关节融合术。

孟泰1898—1967,鞍钢老英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河北省丰润县人,于1898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做出了重大贡献,8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中国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执行委员。

孟宪承1899.9.21—1967.7.19,著名中国现代教育家。江苏省武进县人。孟宪承早年毕业于上海的南洋公学中院和圣约翰大学。1918年留学美国,入华盛顿大学专攻教育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后又赴英国,在伦敦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孟宪承回国后以毕生精力从事教育工作,献身教育事业,曾先后在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北京的清华大学、南京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杭州的浙江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等校任教,并一度担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秘书长、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和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孟宪承出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华东行政委员会教育局局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他连续当选为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第三、第四届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并曾担任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孟宪民1900.2.2—1969.2.18,地质学、矿业学家。江苏武进人。字应鳌。192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4年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矿业学院。192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毕业从事矿床地质研究,特别对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床的矿物组成以及成矿理论有深入研究,擅长有关的矿物微量化学分析鉴定,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三、四十年代对云南个旧锡矿的开发和东川铜矿的地质研究,颇多建树。晚年倡导沿一定层位找矿的思维,即近代成矿理论中的层控矿问题,影响所及,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郡望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市、钟祥县、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三国时期的曹魏、孙吴各置江夏郡:吴国孙权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庐陵三地设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云梦西南)。西晋灭吴后,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两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如今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武康县:治所在今浙江省北部。

平陆县:治所在今山西省西南端、黄河北岸一带地区。

安平县:汉朝时期置县(今山东益都),属于涿郡。唐武德初年置深州,为该州治所。唐武德十七年废深州,安平县归属于定州。

江夏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巨鹿堂:以望立堂。

武康堂:以望立堂。

安平堂:以望立堂。

平陆堂:以望立堂。

三迁堂: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孟子学习礼让进退,孟母高兴地说:“这里可以使我的儿子成为好人了。”由于孟母三迁,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为圣人。

亚圣堂:因孟子被称为“亚圣”而名其堂号。

一、mèng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侗、水、鲜、布朗、布依、达斡尔、鄂伦春、撒拉、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姬姓。鲁桓公子庆父之后也。庆父曰共仲,本仲氏,亦曰仲孙氏,为闵公之故,讳弒君之罪,更为孟氏;亦曰孟孙氏。”

2、又注:“卫公孟絷之后,亦出自姬姓。以字为氏。”

3、《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与‘芒’通。芒卯即孟卯。”

4、清代高丽族有孟姓,世居易州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5、为金代女真族姓“抹颜”氏之汉译。《金史·国语解》:“抹颜曰孟。”

6、为达斡尔族姓氏所改,达斡尔族有山大钦氏、朱路克氏、何乐克氏,皆出自墨尔迪音“哈拉”,其后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音近之“孟”,遂为单姓。

7、鄂伦春族之孟姓,出自玛拉依尔“哈拉”,盖取其哈拉这首音谐以音近之“孟”而为单姓。

8、裕固族之孟姓,则由蒙戈勒氏所改(蒙戈勒,或译作“蒙格勒”)。本户族名,以为姓,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孟”而为音姓。春秋时鲁有孟之友,大夫;战国时有孟轲;三国时魏有孟达,新城太守;唐代有孟浩然,襄阳人,诗人。

二、

孟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4%,为中国人口最多100个姓之一。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26%。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孟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67%。

孟姓起源:

1、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子仲庆父,世为鲁卿,谓之仲孙氏,古谓庶长为孟,故又曰孟氏。

2、春秋时卫灵公之兄孟絷之子孟彄,亦为孟氏。

3、金时女真人姓抹撚氏,汉姓为孟。

4、清满洲人姓。世居匣塔子、沈阳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姓墨尔哲勒氏、墨尔迪勒氏、盟佳氏、穆颜氏、墨克勒氏等后均有改为孟氏者。今满族姓。

5、清高丽人姓。世居易州。今朝鲜族姓。

6、明时云南永昌府保山县荡习喧百夫长为孟氏,系傣族。

7、裕固族蒙戈勒氏,汉姓为孟。

8、达斡尔族莫力登哈拉所属山大钦、朱路克、何乐克等莫昆汉姓均为孟。

9、鄂伦春族玛拉依尔氏,汉姓为孟。

10、彝族姓。四川德昌彝族姓俄母,汉姓为孟。

11、云南独龙族姓,以地名为氏。

12、土家、布依、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孟姓名人:

孟献子,周宣王时卿士。

郡望:昌平、武威,平昌。

变化:

1、与芒通,见《史记》。

2、明时杭州武林郡人孟宽二漂流至日本,仕长门国,称孟二官,后任荻藩,为医官。改日本姓武林名治庵,今日本广岛有其后裔,见《海外星云》。

姓氏源流

一、mèng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侗、水、鲜、布朗、布依、达斡尔、鄂伦春、撒拉、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姬姓。鲁桓公子庆父之后也。庆父曰共仲,本仲氏,亦曰仲孙氏,为闵公之故,讳弒君之罪,更为孟氏;亦曰孟孙氏。”

2、又注:“卫公孟絷之后,亦出自姬姓。以字为氏。”

3、《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与‘芒’通。芒卯即孟卯。”

4、清代高丽族有孟姓,世居易州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5、为金代女真族姓“抹颜”氏之汉译。《金史·国语解》:“抹颜曰孟。”

6、为达斡尔族姓氏所改,达斡尔族有山大钦氏、朱路克氏、何乐克氏,皆出自墨尔迪音“哈拉”,其后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音近之“孟”,遂为单姓。

7、鄂伦春族之孟姓,出自玛拉依尔“哈拉”,盖取其哈拉这首音谐以音近之“孟”而为单姓。

8、裕固族之孟姓,则由蒙戈勒氏所改(蒙戈勒,或译作“蒙格勒”)。本户族名,以为姓,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孟”而为音姓。春秋时鲁有孟之友,大夫;战国时有孟轲;三国时魏有孟达,新城太守;唐代有孟浩然,襄阳人,诗人。

二、

孟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4%,为中国人口最多100个姓之一。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26%。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孟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67%。

孟姓起源:

1、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子仲庆父,世为鲁卿,谓之仲孙氏,古谓庶长为孟,故又曰孟氏。

2、春秋时卫灵公之兄孟絷之子孟彄,亦为孟氏。

3、金时女真人姓抹撚氏,汉姓为孟。

4、清满洲人姓。世居匣塔子、沈阳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姓墨尔哲勒氏、墨尔迪勒氏、盟佳氏、穆颜氏、墨克勒氏等后均有改为孟氏者。今满族姓。

5、清高丽人姓。世居易州。今朝鲜族姓。

6、明时云南永昌府保山县荡习喧百夫长为孟氏,系傣族。

7、裕固族蒙戈勒氏,汉姓为孟。

8、达斡尔族莫力登哈拉所属山大钦、朱路克、何乐克等莫昆汉姓均为孟。

9、鄂伦春族玛拉依尔氏,汉姓为孟。

10、彝族姓。四川德昌彝族姓俄母,汉姓为孟。

11、云南独龙族姓,以地名为氏。

12、土家、布依、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孟姓名人:

孟献子,周宣王时卿士。

郡望:昌平、武威,平昌。

变化:

1、与芒通,见《史记》。

2、明时杭州武林郡人孟宽二漂流至日本,仕长门国,称孟二官,后任荻藩,为医官。改日本姓武林名治庵,今日本广岛有其后裔,见《海外星云》。

堂号

江夏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巨鹿堂:以望立堂。

武康堂:以望立堂。

安平堂:以望立堂。

平陆堂:以望立堂。

三迁堂: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孟子学习礼让进退,孟母高兴地说:“这里可以使我的儿子成为好人了。”由于孟母三迁,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为圣人。

亚圣堂:因孟子被称为“亚圣”而名其堂号。

一、mèng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侗、水、鲜、布朗、布依、达斡尔、鄂伦春、撒拉、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姬姓。鲁桓公子庆父之后也。庆父曰共仲,本仲氏,亦曰仲孙氏,为闵公之故,讳弒君之罪,更为孟氏;亦曰孟孙氏。”

2、又注:“卫公孟絷之后,亦出自姬姓。以字为氏。”

3、《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与‘芒’通。芒卯即孟卯。”

4、清代高丽族有孟姓,世居易州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5、为金代女真族姓“抹颜”氏之汉译。《金史·国语解》:“抹颜曰孟。”

6、为达斡尔族姓氏所改,达斡尔族有山大钦氏、朱路克氏、何乐克氏,皆出自墨尔迪音“哈拉”,其后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音近之“孟”,遂为单姓。

7、鄂伦春族之孟姓,出自玛拉依尔“哈拉”,盖取其哈拉这首音谐以音近之“孟”而为单姓。

8、裕固族之孟姓,则由蒙戈勒氏所改(蒙戈勒,或译作“蒙格勒”)。本户族名,以为姓,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孟”而为音姓。春秋时鲁有孟之友,大夫;战国时有孟轲;三国时魏有孟达,新城太守;唐代有孟浩然,襄阳人,诗人。

二、

孟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4%,为中国人口最多100个姓之一。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26%。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孟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67%。

孟姓起源:

1、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子仲庆父,世为鲁卿,谓之仲孙氏,古谓庶长为孟,故又曰孟氏。

2、春秋时卫灵公之兄孟絷之子孟彄,亦为孟氏。

3、金时女真人姓抹撚氏,汉姓为孟。

4、清满洲人姓。世居匣塔子、沈阳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姓墨尔哲勒氏、墨尔迪勒氏、盟佳氏、穆颜氏、墨克勒氏等后均有改为孟氏者。今满族姓。

5、清高丽人姓。世居易州。今朝鲜族姓。

6、明时云南永昌府保山县荡习喧百夫长为孟氏,系傣族。

7、裕固族蒙戈勒氏,汉姓为孟。

8、达斡尔族莫力登哈拉所属山大钦、朱路克、何乐克等莫昆汉姓均为孟。

9、鄂伦春族玛拉依尔氏,汉姓为孟。

10、彝族姓。四川德昌彝族姓俄母,汉姓为孟。

11、云南独龙族姓,以地名为氏。

12、土家、布依、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孟姓名人:

孟献子,周宣王时卿士。

郡望:昌平、武威,平昌。

变化:

1、与芒通,见《史记》。

2、明时杭州武林郡人孟宽二漂流至日本,仕长门国,称孟二官,后任荻藩,为医官。改日本姓武林名治庵,今日本广岛有其后裔,见《海外星云》。

孟姓男孩取名

孟洪迅孟关言孟信墨孟盛迅孟伟恒孟礼荣孟杰凯孟航泽孟培踊孟良颖孟嘉锋孟晓柱孟远辉孟富仁孟博兴孟振烨孟震奎孟俊凡孟伊维孟博瑞孟巍程孟奇梁孟邦园孟溪赫孟东艺孟乐明孟弘庆孟浙蓄

孟杰公:杰:杰字男孩名,寓意卓越不凡,才华出众,前程似锦。 公:公字用作男孩名字,寓意光明磊落、公正无私,象征着男孩有担当、有责任感,能够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孟瑞运:瑞:瑞字寓意着福泽深厚、祥瑞相伴,寓意男孩吉祥如意、安康成长。 运:运字用在男孩起名,寓意如龙得云,一帆风顺,鸿运当头。

孟家清:家:家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温馨和谐,充满爱与关怀,象征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清:清字寓意着纯洁无瑕、高尚、品德清正的男孩,展现出男孩清新自然、光明磊落的品质。

孟品俊:品:品字起名寓意男孩有品质、品德、才华出众,如艺术品般精雕细琢,引人注目。 俊:俊字男孩名,寓意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前程似锦。

孟培祺:培:培字用作男孩起名,寓意为深厚、稳健、有担当,如大地般给予孩子成长的力量。 祺:祺字男孩名,寓意吉祥如意,未来前程似锦。

孟姓女孩取名

孟傲秋孟艺梦孟圣奇孟芝文孟茵琳孟九奚孟音苓孟洁婉孟如雨孟慕蕊孟雅茜孟佳舜孟佳梅孟琬云孟依奕孟如玉孟娅兰孟欣歆孟春惠孟傲欣孟雨芹孟美荷孟青书孟艾茜孟山晁孟菲瑶孟若枫孟佩秀

孟香华:香:香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温婉如花,清香四溢,美好如诗。 华:华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花般美丽,如华彩般绚烂。

孟怡娜:怡:怡字女孩起名,寓意快乐惬意,生活美满,和谐温馨。 娜:娜字用于女孩起名,寓意温婉娴熟、优雅大方,散发着迷人的气质。

孟夏筱:夏:夏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阳光般温暖明媚,充满生机与活力。 筱:筱字用于女孩起名,寓意着温婉娴熟、清雅秀气、淡雅脱俗。

孟芝晴:芝:芝字用在女孩起名,寓意如仙芝玉叶,清雅秀美,健康幸福。 晴:晴字女孩起名,寓意明媚开朗,阳光向上,生活美好。

孟一红:一:一字女孩名字,寓意独特简约,如珍珠落入碧波中,蕴含温润典雅之气。 红:红字女孩名字,寓意如火如荼,热情奔放,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和无限可能。

起名神器测名神器

更懂年轻父母的起名助手,一次获取100个甄选好名字。

姓孟的诗人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郊: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昶:孟昶[chang](919年―965年7月12日),初名孟仁赞,字保元,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沙河孟石岗),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

孟氏:懿宗咸通前女子。先为寿春歌妓。后为扬州大商万贞之妻。稍知书,能诗。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三四五引《潇湘录》。《全唐诗》存诗2首。

孟云卿:孟云卿 (725-781),字升之,山东平昌(今山东商河西北)人。天宝年间赴长安应试未第,30岁后始举进士。肃宗时为校书郎。存诗17首。其诗以朴实无华语言反映社会现实,为杜甫、元结所推重。孟云卿与杜甫友谊笃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华州司公参军,行前夜饮话别,并以诗相赠,即《酬孟云卿》。同年冬,他们在洛阳相遇,同到刘颢家中畅饮。杜甫又写了《冬末以事之东郊,城湖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饮宴散因为醉歌》一诗,记叙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达了诗友间的诚挚感情。

孟简:孟简(?-823)字几道,唐朝大臣,德州平昌(今山东德平)人。孟诜之孙,著名水利专家。祖籍汝州梁县,后寓居吴中,为吴中人所称美(李观《贻先辈孟简书》)。举进士宏辞连中。元和中,官至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尤工诗,善行书,元和十一年(816)书梁庚层吾撰唐经禹庙诗,见《唐书本传·金石录》。画像取自1928年修《江苏毘陵孟氏宗谱》

孟宾于: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江南野录》卷八),连州(今属广东)人。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王禹称《孟水部诗集序》)。曾受孟氏辟,为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年八十三卒。有《金鳖集》,已佚。《南唐书》卷二三有传。

孟贯:孟贯(约公元九五七年前后在世)字一之,建安人。(唐才子传作闽中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周世宗显德中前后在世。客居江南。性疏野,不以荣宦为意。周世宗至广陵贯时大有诗名,世宗亦闻之。贯录诗一卷献上,首篇有云:“不伐有巢树,多移无主花。”世宗不悦道:“朕伐叛引民,何得‘有巢'无主’之说。幸硬骨头朕,若他人则必不免。”遂不终卷。赐进士而不授官。后不知所终。贯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

孟晋:努力进取;进取。《文选·班固》:“盍孟晋以迨羣兮,辰倏忽其不再。”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孟,勉也。晋,进也。” 唐 权德舆 《比部郎中崔君元翰集序》:“无溢言曼辞以为夸大,无谄笑柔色以资孟晋。” 元 方回 《送刘都事五十韵》:“为言耻孟晋,如病夏畦胁。”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人心进化,孟晋不已。”

孟迟:孟迟(约公元八五九年前后在世)字迟之,(全唐诗云:一作升之;文献通考作孟达。字叔之)唐朝平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宣宗大中末前后在世。有诗名,尤工绝句。与顾非熊甚相得,于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同举进士第。亦与杜牧友善,迟至池州,牧作诗送之。

孟守:孟守(一作宁),字处中。长庆三年,王起主文,尝放及第,为时相所退。至会昌三年,起再知贡举,守龙钟就试成名。

孟翔:德宗贞元间人。与路应、李纾、包佶等有诗唱和。《全唐诗》存诗1首。事迹据其诗考知。

孟行古:孟行古,从吕祖谦学。事见《东莱集》附录卷三。今录诗三首。

孟球:唐人,字廷玉。武宗会昌三年登进士第。累迁金部员外郎,转户部、司勋郎中。懿宗咸通四年,为晋州刺史。罗隐曾作诗投献。旋迁徐州刺史。能诗。

孟彦深:孟彦深,字士源。登天宝二年进士第,为武昌令。元结居樊上。

孟匡明: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孟观:孟观(?-301年),字叔时,渤海东光(今河北东光县)人。西晋大臣。

孟宗献:开封人,字友之,号虚静居士。世宗大定三年,乡、府、省、御,四试皆第一,时称孟四元。授供奉翰林,改曹王府文学,兼记室参军。工词。迁同知单州军事。丁母忧,哀毁卒。

孟点:孟点,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知馀姚县(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一八)。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为江东运判兼权太平州(《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三年,改提举广东常平。今录诗二首。

孟嘏: 孟嘏,字子纯,连山(今属广东)人。太宗太平兴国中自吉水还故乡,逾年而卒。清同治《连州志》卷八有传。

孟淑卿:苏州人,号荆山居士。孟澄女。工诗,有才辨。配不得志。性疏朗,不忌客。尝论朱淑真诗有俗气,不及李清照。其说为士林所赏。作品皆散佚。

孟珙:孟珙(1195年-1246年10月13日),字璞玉,号无庵居士。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人,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左武卫将军孟宗政第四子。宋蒙战争爆发后,孟珙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累官枢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封汉东郡开国公。淳祐四年(1244年),兼知江陵府。后以宁武军节度使致仕。淳祐六年(1246年),孟珙病逝,年五十二。后特赠太师、吉国公,谥号“忠襄”。

孟大武:孟大武,字世功(或作公),仙居(今属浙江)人。与吴芾有唱和(《湖山集》卷六、七、八)。事见《仙居志》卷一五。今录诗四首。

孟翱:世次不详。与吴叔达同时。《全唐诗》收省试诗《言行相顾》1首,出《文苑英华》卷一八九。

孟昉:孟昉,字天纬,一作天晔。本西域人,回族,寓居北京。延祐(一三一四--一三二〇)间为胄监生。明敏英妙,质美而行懿,由乡举得举,从事臬司宪部掾枢府,进中书西曹,典国子监簿。元明间回族词人,曾在元为官。有多部作品传世。元曲三百首中收有他的一首天净沙。《滋溪文稿》卷三十张光弼赞许道:"孟子论文自老成,早于国语亦留情。"(《寄孟昉郎中》诗)可见其文雄称当时,极负盛名。惜《孟待制文集》今已不传。

孟益:孟益,生平不详。其诗明嘉靖《铜陵县志》卷八置林桷诗后。今录诗二首。

孟安序:暂无此诗人的简介,我们正在努力完善中。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参与我们的修正。立即完善>>

孟坦中:孟坦中,字履道,蓬山(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曾游阳华岩。事见《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六。

孟洋:(1483—1534)明汝宁府信阳人,字望之,一字有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行人,进御史,以论张璁、桂萼事谪桂林教授。后官至大理寺卿。有《孟有涯集》。

孟浪:孟浪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mèng làng,意思是鲁莽;轻率;大而无当,不着边际,出自《庄子·齐物论》:“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

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及弟子:《孟子》,儒家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中国姓氏庞杂繁多,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

百家姓

热门百家姓搜索

学习工具起名工具民俗文化休闲娱乐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