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山西民间戏曲艺术 源自民间生活小戏

更新时间:2023-10-04 13:53:42

  在山西的四大戏曲文化中,蒲剧占了一席之地。蒲剧也是山西文化中最古老的一种,它的历史悠久,蒲剧的脸谱是全国有名的,它的流星地一般在山西南部。你对于山西的蒲剧了解多少呢?下面的山西文化为您带来更多的蒲剧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蒲剧又称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而得名。蒲剧在清代乾隆时期外省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嘉庆、道光以后,又称“山西梆子”;陕西称:东路戏,山西省北、中部称“南路戏”;晋南当地则习惯称“大戏”或“乱弹”。

古老的山西民间戏曲艺术

  蒲剧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山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流行于山西南部各县和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蒲州地处黄河中游,其大庆关渡口毗连山西、陕西,最古代南方丝瓷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商业兴隆,经济文化繁荣,为戏曲的发展、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金元时期,这里金院本、元杂剧的演出极为盛行;明清以来,又是梆子、乱弹活动的重要基地,故素有“戏曲之乡”之称。

  临汾地区有许多古代戏剧活动遗迹,例如临汾市的魏村元代牛王庙戏台、东羊戏台和王曲元代戏台等,造型逼真,表情丰富,再现了我国古代的戏剧艺术。这些实物史料证明,晋南地区戏剧活动历史悠久。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长于表现慷慨激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又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一说胚胎于晋南和陕西东部民间的锣鼓杂戏(陕西称“跳戏”);一说为北曲遗响,同山、陕民歌小曲、典艺结合的“弦索调”,至明中叶受青阳腔(清戏)影响后演变而成。

  山西蒲州与陕西同州(大荔)﹑朝邑﹐河南陕州(陕县)﹑灵宝﹐地处黄河中游﹐居黄河激流南下而折流向东的三角地带﹐彼此隔河相望﹐长期以来有着经济﹑文化的密切交往﹐其风俗习惯﹑语音﹑方言也大体相同。明末清初﹐这一带已有“乱弹”流行。孔尚任于康熙四十六年所作《平阳竹枝词·乱弹词》可为证。当时的平阳乱弹演技已有相当水平,曾博得康熙帝的赏识。其旦角葵娃的“花梆子”小步非常出色,受到孔尚任的赏识。康熙至乾隆时,北京观众也称蒲剧为“西调”、“西秦腔”、“勾腔”。咸丰、同治后,又多以“山梆子”称之(见清吴长元《燕兰小谱》、近人王芷章《腔调考源》)。所谓“山陕梆子”,当时泛指山西晋南的蒲州梆子和陕西的同州梆子。两地仅一河之隔,语言相近,风俗习惯相同,又有大庆亲渡口毗连一体,艺人相互搭班演出,历来无艺界。乾隆年间秦腔名旦申祥麟曾渡黄河“由蒲州售技至太原”(清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嘉庆年间北京有“山陕班”演出,直到光绪、宣统年间,蒲州和同州艺人仍有在北京搭梆子班演唱的,如名须生郭宝臣和白长命合演《鞭打芦花》。故京﹑津﹑直隶(河北)一向谓之“山陕梆子”。此外﹐他们还有过共同组班南下﹐在湖北襄阳老河口演戏的经历。

  山陕梆子对各地梆子腔剧种的形成﹐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后两个剧种始逐渐分道发展。分别以蒲州和同州命名的蒲州梆子与同州梆子虽为两个剧种﹐但实同源于此。它们唱腔相似﹐戏路相通﹐今天虽各有不同发展变化﹐然两地艺人均自称为“乱弹”。蒲剧传统剧目有本戏、折戏500多个,题材上至远古,下至明清,有文有武,风格多样。传统剧目有《薛刚反朝》、《三家店》、《窦娥冤》、《意中缘》、《燕燕》、《西厢记》、《赵氏孤儿》等,新编历史剧有《白沟河》、《港口驿》,现代戏有《小二黑结婚》等。其中《窦娥冤》已摄制成影片。

  抗战时期﹐部分蒲剧艺人聚集在陕北延安南区合作社组成蒲剧班﹐曾演出《正气图》等。解放战争时期﹐太岳区的翼城解放剧团曾演出现代戏《赤叶河》等。在西安有晋风社﹑唐风社。此外﹐在晋南也有班社坚持演出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蒲剧得到迅速发展﹐晋南﹑豫西﹑陕北等地相继成立的蒲剧团共有40多个。其中以山西晋南蒲剧院(今临汾地区蒲剧院和运城地区蒲剧团的前身)最具有代表性﹐主要名演员有王秀兰(小旦)﹑阎逢春(须生)﹑张庆奎(须生)﹑杨虎山(二净)﹑筱月来(小生)﹐主要乐师有车林娃(鼓板)﹑车太娃(板胡)等。又有编剧﹑导演﹑音乐﹑舞美工作者共同参加艺术创作和革新工作。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薛刚反朝》﹑《三家店》﹑《窦娥冤》﹑《意中缘》﹑《燕燕》﹑《西厢记》﹑《赵氏孤儿》﹑《周仁献嫂》﹑《贩马》﹑《杀驿》﹑《出棠邑》﹑《破洪州》﹑《少华山》﹑《麟骨床》﹐新编历史剧有《白沟河》﹑《港口驿》,现代戏有《小二黑结婚》等。其中《窦娥冤》已摄制成影片。想流传在山西晋南。

源自民间生活小戏

  由于曲调来源于传统民间生活小戏,因此歌词易学,并大多采用本嗓来演唱,表演也相当接近生活,传播速度极快。

  河南曲剧的唱腔是采用曲牌体式。最初登上舞台时,曲剧的腔调大多采用“杂牌小调”的形式,仅有“阳调”、“剪靛花”、“诗篇”等十余支。后逐渐吸收流行于南阳一带的曲艺“大调曲”,丰富了唱腔的形式。曲剧的曲牌大多由两句、三句、四句以及各种垛子组成,有大牌子(大调)、中小杂牌(小调)和丝弦曲牌之分。总的风格特点是:质朴、自然、婉转、柔美,悠扬缠绵,抒情性强,生活气息浓郁。

  曲剧的唱腔结构为长、短句--曲牌联套体制。唱腔、曲牌大约有150多种,其中有来自明、清民歌小曲的“阳调”、“剪剪花”、“诗篇”、“打枣竿”、“茨儿山”、“太平年”、“罗江怨”,有来自鼓子曲的“马头”、“青阳扇、“潼关”、“小桃红”、“满江红”、“劈破玉””等。伴奏用的丝弦曲牌有“大起板”、“状元游街”、“山坡羊”、“高山流水”等130多种。

  大牌子(大调)一般均在百板以上,主要有“马头调”、“边关”、“黄鹂调”、“满江红”、“劈破玉”、“背弓”、“叠落”、“寄生草”、“叠断桥”、“小桃红”、“起子”、“重楼”、“金纽丝”、“上小楼”等。这类大调一般慢板长腔,表现婉转柔细,缠绵悱恻。

  中小杂牌(小调)则均在百板以下,主要有“阳调”、“太平年”、“诗篇”、“满舟月”、“打枣竿”、“罗江怨”、“银纽丝”、“剪剪花”。这类小调多表现为声韵清亮,灵活多变,音域宽广,音调随高就低舒展自如,可塑性大,表现力强。也有一些把原有曲牌改编成新曲调的,如“小汉江”、“软诗篇”等。另有吸收其他剧种的,如“书韵”、“瓦碴堆”等。

  丝弦曲牌则主要有:“老八板”、“过街俏”、“葡萄架”、“开手”、“哭周瑜”、“山坡羊”、“羝元游街”、“大起板”、“高山流水”、“小雀”等。这类曲牌主要在剧中用来烘托气氛,配合各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按表现内容风格的不同来分,曲剧的曲牌中表现活泼愉快的情绪的有《银扭丝》、《垛子》、《太平年》等;表现悲伤哀愁的情绪的有《在汉江》、《诗篇》等;表现激越愤慨的情绪的有{阳调}等。

  河南曲剧的主奏乐器是曲胡。另外还有三弦、唢呐、琵琶、二胡、筝、笙、月琴等。新中国建国后,有些剧团还分别增加了诸如木管、铜管、弦乐、定音鼓等西洋乐器。打击乐器最初仅有锣鼓,只用于“打闹台”。于1940年前后,曲剧吸收了京剧、豫剧的锣鼓经,打击乐器才逐步得到完善,有象鼓板、大锣、二锣、铙钹、小钹、风锣、木鱼等。

  在现代形式的戏剧的表演方面,河南曲剧比较注意运用舞蹈动作用以表现现实的各种生活内容。例如剧本《赶脚》中的耍伞、赶驴、骑驴;《游乡》中的挑担子赶路、爬山;《下乡》中的推车、拉车;《掩护》中的划船过封锁线及骑马等,都特别设计了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的舞蹈动作。

展开阅读
龙年运势起名神器

龙年的我提升运势的契机是什么?

起名神器起名神器八字精批八字精批八字财运八字财运龙年运势龙年运势
上一篇: 独具魅力的西藏服饰文化 独具特色的苗族服饰文化
下一篇: 浅谈厦门名称的由来 青年节的由来是什么

七夕节最新文章

女人喝酸奶有什么好处 怎样辨别酸奶真假
女人喝酸奶有什么好处 怎样辨别酸奶真假
经常吃玉米好吗 祭灶节炒玉米是哪里的习俗
经常吃玉米好吗 祭灶节炒玉米是哪里的习俗
上海文化典型的代表 腊八节代表什么
上海文化典型的代表 腊八节代表什么
永春纸织画的溯源及文化 闽菜的介绍及文化溯源
永春纸织画的溯源及文化 闽菜的介绍及文化溯源
浅谈厦门名称的由来 青年节的由来是什么
浅谈厦门名称的由来 青年节的由来是什么
古老的山西民间戏曲艺术 源自民间生活小戏
古老的山西民间戏曲艺术 源自民间生活小戏
独具魅力的西藏服饰文化 独具特色的苗族服饰文化
独具魅力的西藏服饰文化 独具特色的苗族服饰文化
独特风格的汉剧文化 惠州斗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独特风格的汉剧文化 惠州斗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极具海南民族文化的 极具潮汕风情——潮州菜打冷
极具海南民族文化的 极具潮汕风情——潮州菜打冷
丽江为什么叫大研古城呢 寒食节为什么禁火又赐火
丽江为什么叫大研古城呢 寒食节为什么禁火又赐火
福州大学有什么专业 吃草莓有什么好处
福州大学有什么专业 吃草莓有什么好处
胡同里的名人 香港文化名人一览
胡同里的名人 香港文化名人一览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