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康熙字典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见“穑”。

穡【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穡音色。《說文》穀可收曰穡。《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疏》種之曰稼,斂之曰穡,穡是秋收之名。

《洪範疏》穡,惜也。言聚蓄之可惜也。亦通作嗇。《禮·郊特牲》主先嗇而祭司嗇。《註》先嗇若神農,司嗇后稷是也。

愛吝也。《左傳·僖二十一年》臧文仲曰:務穡勸分。《註》穡,儉也。《疏》穡是愛惜之義,故爲儉。

《昭元年》穆叔曰:大國省穡而用之。《註》穡,愛也。

[①][sè]
[《廣韻》所力切,入職,生。]
亦作“穯1”。“穑1”的繁体字。
(1)收获谷物。
(2)泛指耕耘收种。
(3)谷类植物的穗。
(4)钩连。
(5)通“”。悲哀。
(6)通“嗇”。节俭;爱惜。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汉字方言

◎ 粤语:s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sed5 xid5 [沙头角腔] zit7 [客英字典]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梅县腔] sit7 [宝安腔] sit7

大家正在搜索的汉字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