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名)〈书〉大鼎。

名词

(形声。从鼎,乃声。本义:大鼎) 同本义

鼐【亥集下】【鼎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奴代切《集韻》《韻會》乃代切,鼐音耐。《說文》鼎之絕大者。《廣雅》鼎絕大謂之鼐。《詩·周頌》鼐鼎及鼒。

《廣韻》奴亥切《集韻》《韻會》《正韻》曩亥切,鼐音乃。義同。

《集韻》寧鄧切,能去聲。大鼎也。

鼐【卷七】【鼎部】

鼎之絕大者。从鼎乃聲。《魯詩》說:鼐,小鼎。奴代切

说文解字注

(鼐)鼎之絕大者。釋器曰。鼎絕大謂之鼐。周頌傳曰。大鼎謂之鼐。小鼎謂之鼒。傳與爾雅說鼒異。說鼐則略同。絕大謂函牛之鼎也。九家易曰。牛鼎受一斛。羊鼎五斗。豕鼎三斗。乃者、詞之難也。故从乃爲大。才者、艸木之初也。故从才爲小。从鼎。乃聲。奴代切。一部。魯詩說鼐、小鼎。魯詩說、謂傳魯申公之學者也。惠氏棟云。說苑曰。詩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言自內及外。以小及大也。魯詩者、劉向家學。故說鼐小鼒大。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nài]
[《廣韻》奴代切,去代,泥。]
[《廣韻》奴亥切,上海,泥。]
大鼎。《诗·周颂·丝衣》:“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毛传:“大鼎謂之鼐,小鼎謂之鼒。”明汤式《一枝花·赠人》套曲:“録豐功褒盛績班班擬見銘鐘鼐,著芳聲垂後代歷歷終期絢竹帛。”一说,小鼎。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 粤语:naa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ai6 [客英字典] nai5 [台湾四县腔] nai5 [梅县腔] nai5 [宝安腔] lai3 [客语拼音字汇] nai3
◎ 潮州话:nai2

大家正在搜索的汉字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