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名)古代祭祀时盛谷物的器具。

名词

(1) (形声。从竹、从皿(表示与竹器有关),甫声。本义:古代盛食物的竹制方形器具) 同本义

左拥簠梁。——《仪礼·公食大夫礼》

爰格爰诚,匪簠匪簋。——《红楼梦》

(2) 又如:簠簋(古代祭祀燕享时,盛黍、稷、稻粱的器皿);簠簋不饬(簠簋,祭器名;不饬,不整齐。比喻为官不廉洁);簠梁(盛在簠中的饭食);簠簋之风(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

簠【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簠簠《集韻》匪父切《正韻》斐古切,簠音甫。《說文》黍稷圜器也。《廣韻》簠簋,祭器。《詩·秦風》《釋文》外方內圓曰簠,用貯稻粱,容一斗二升。《論語註》周曰簠簋,宗廟盛黍稷之器。《儀禮·聘禮》兩簠繼之粱在北。

《廣韻》甫無切《集韻》風無切《正韻》芳無切,簠音膚。義同。

《集韻》蓬逋切,音蒲。義同。

《集韻》《韻會》芳遇切《正韻》芳故切,簠音赴。義同。

簠【卷五】【竹部】

黍稷圜器也。从竹从皿甫聲。簠,古文簠从匚从夫。方矩切〖注〗簠,方形器。

说文解字注

(簠)黍稷圜器也。簠盛稻粱。見公食大夫禮經文。云左擁簠粱是也。此云黍稷者。統言則不別也。如毛傳云四簋黍稷稻粱。亦是統言。云圜器。與鄭云方器互異。从竹皿。甫聲。方矩切。五部。

汉语字典
汉字字源
汉字方言

[①][fǔ]
[《廣韻》方矩切,上麌,非。]
[《廣韻》甫無切,平虞,非。]
[《廣韻》芳遇切,去遇,敷。]
古祭祀、宴享时用以盛黍稷稻粱的容器。长方形,口外侈,有四短足及二耳。盖与器形状相同,合上为一器,打开则成大小相同的两个器皿。西周晚期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流行,后世有仿制。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 粤语:f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3 [客英字典] pu3 [台湾四县腔] pu3 [梅县腔] pu3

大家正在搜索的汉字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