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汉语字典

1. 單獨、一個。與“複”相對。如:“單身貴族”、“單槍匹馬”。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兩世一身,形單影隻。”

2. 奇數的。與“雙”相對。如:“單數”、“單日”、“單號”。

3. 薄弱、孤零。後漢書•卷十九•耿恭傳:“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衝。”南朝梁•鍾嶸•詩品序:“寒客衣單,孀閨淚盡。”

4. 不複雜、少變化。如:“簡單”、“單純”、“單調”。

5. 零的代稱。宋•史達祖•西江月•三十六宮月冷詞:“三十六宮月冷,百單八顆香懸。”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至今那一串一百單八顆數珠,不知下落。”

6. 衣物是孤層的。如:“單衣”、“單褲”。

7. 記載事物的紙張。如:“名單”、“帳單”、“稅單”、“傳單”。

8. 單層的布或衣物。如:“被單”、“床單”、“褥單”。

9. 僅、只。如:“單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單說不做,是不會成功的。”紅樓夢•第五十二回:“他是忍不住的,一時氣了,或打或罵,依舊嚷來不好。所以單告訴你。”

10. 孤獨的、獨自一人的。如:“單打獨鬥”。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傳上•李郃傳:“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

1. 見“單縣”條。

2. 姓。如明代有單安仁。

1. 見“單于”條。

單【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單音丹。《說文》大也。

《書·洛誥》乃單文祖德。《傳》單,盡也。《詩·小雅》俾爾單厚。《箋》單,盡也。《禮·郊特牲》惟爲社事單出里。《鄭語》夏禹能單平水土。《晉語》單善而內辱之。

《揚雄·甘泉賦》單埢垣兮。《註》單,周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牂牁郡母單縣。

《廣韻》單複也。《正字通》單者,複之對也。《杜甫詩》歲暮衣裳單。

《玉篇》一也,隻也。《詩·大雅》其軍三單。《箋》大國之制,三軍以其餘卒爲羨,單者無羨卒也。《禮·禮器》鬼神之祭單席。《史記·信陵君傳》今單車來代之。《後漢·耿恭傳》以單兵固守孤城。

《高彪傳》家傳單寒。

姓。《廣韻》可單氏,後攺爲單氏。

《集韻》唐干切,音壇。亦姓也。鄭有櫟邑大夫單伯。通作檀。

《廣韻》市連切《集韻》《韻會》時連切,單音蟬。《廣韻》單于。《前漢·匈奴傳》單于者,廣大之貌也。言其象天,單于然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卯曰單閼。《釋文》單音蟬,又音丹,或音善。

《廣韻》《韻會》常演切《集韻》《正韻》上演切,單音善。《玉篇》大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山陽郡單父縣。《註》師古曰:音善甫。

姓。《廣韻》單襄公之後。《史記·儒林傳》桓生單次。《註》單音善,單姓,次名。

人名。《書序》咎單作明居。《傳》咎單,臣名,主土地之官。《註》單音善。

《集韻》齒善切,音闡。與嘽同。詳後嘽字註。

《集韻》黨旱切《正韻》多簡切,單音狚。《集韻》本作亶,多穀也。一曰誠也,厚也。《書·洛誥》乃單文祖德。《釋文》單音丹,又丁但反,信也。《詩·小雅》俾爾單厚。《傳》單,信也,或曰厚也。《釋文》單,毛音都但反,鄭音丹。

《周頌》單厥心。《傳》單,厚也。《釋文》都但反。

通亶。《史記·歷書》端蒙單閼二年。《註》單閼,一作亶安。

《集韻》徒案切,音憚。與單同,單狐,邑名。

《集韻》《正韻》單之膳切,音戰。單至,輕發之貌。

《集韻》《韻會》單時戰切,音繕。單父,邑名。亦姓。

單【卷二】【吅部】

大也。从吅單,吅亦聲。闕。都寒切

说文解字注

(單)大也。當爲大言也。淺人刪言字。如誣加言也。淺人亦刪言字。爾雅、廣雅說大皆無單。引伸爲雙之反對。大雅。其軍三單。毛云。三單、相襲也。鄭云。丁夫適滿三軍之數。無羨卒也。从吅?。大言故从吅。吅亦聲。都寒切。十四部。闕。當云?闕。謂?形未聞也。

[①][dān]
[《廣韻》都寒切,平寒,端。]
“单1”的繁体字。
(1)单独;一个。
(2)引申为孤独。
(3)谓衣物等单层。
(4)指用单层布帛制成的衣物。
(5)引申谓衣物单薄。
(6)泛指衰弱;寡少。
(7)简单;单纯。参见“單方”、“單調”。
(8)轮番更休。《诗·大雅·公刘》:“其軍三單。”毛传:“三單,相襲也。”陈奂传疏引胡承珙後笺:“三單者,即《周禮》‘凡起徒役,無過家一人’之謂。蓋止用正卒爲軍,不及其羡,故曰‘單’。三軍,故曰‘三單’。傳云‘相襲’者,猶言相代。則三軍之中,尚有更休叠上之法。”亦指相袭,继承。《书·洛诰》:“考朕昭子刑,乃單文祖德。”曾运乾正读:“單,襲也。言父死子繼,周家傳國常典。”一说指光大。参阅周秉钧《尚书易解》。
(9)记载事、物的纸片或票证。
(10)僧人坐禅、礼佛之具。
(11)古代钱卜用语。钱卜时,以三钱掷之,两面一背为单,两背一面为拆,三钱皆背为重,三钱皆面为交。见《仪礼·士冠礼》“筮與席所卦者”唐孔颖达疏。参阅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筮用钱》。
(1

汉字字源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汉字方言

◎ 粤语:daan1 sin4 sin6
◎ 客家话:[梅县腔] dan1 dan3 [宝安腔] dan1 | sen3 | sam2 [客英字典] dan1 [客语拼音字汇] dan1 san4 xian4 [海陆丰腔] dan1 shan5 [台湾四县腔] dan1 san5 [沙头角腔] dan1 [东莞腔] dan1 sam3 [陆丰腔] dan1
◎ 潮州话:duan1(tuaⁿ); siang6(siăng) [潮州]siêng6(siĕng);siang5(siâng) [潮州]siêng5(siêng)

大家正在搜索的汉字

特征(最多可选5个)确定